第788章 形势逼人(1 / 1)

最后的三国 风之清扬 1022 字 2022-12-08

偏厢车只是一种武器,它在战场上也不是无敌的存在,单单刘胤知道想要破解偏厢车的的方法就不止两三种,刘渊用投石车来破解,其实是最笨的一种方法了,如果敌人造出偏厢车,刘胤可以使用更轻巧更有效的方法来破解。所以匈奴人破坏了偏厢车,刘胤也没有感到有什么太意外,时代总是不断在进步的,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一物总能降一物,偏厢车自然也有它的弱点和不足,界休之败也就不足为奇了。傅佥对偏厢车是情有独钟,虽然此次失败让许多人开始动摇了使用偏厢车的信念,但傅佥却从此役之中分析出偏厢车和投石车对战的利和弊,得出偏厢车并不完全惧怕投石车的结论,只要提高偏厢车阵的机动能力,加大灵活作战的力度,偏厢车也是完全有能力与投石车进行周旋的。刘胤摆摆手,示意傅佥和罗宪坐下,偏厢车之类的,终归只是些战术层面上的东西,是作为战斗辅助手段的,而现在蜀军面对的,可是战略层面上的事情,蜀军三位都督会首,讨论的核心内容可就不仅仅是战术层面的上的东西。桌案之上,是一幅摊开了的军事地图,这些军事地图,都是刘胤根据斥侯兵提供的情报和绘制的图本后期加工出来的,若论军事地图的绘制水平,当世恐怕就连那个已经被司马炎毒死的裴秀也是完全比不了的,详细,精准,简单、实用,是刘胤所绘制的军事地图的最大特点,现在任何一个军级指挥部内,都有刘胤亲手绘制的军用地图,无论是行军还是打仗,都成为蜀军各级将领必备的工具。现在的这幅地图,刘胤已经用红笔和蓝笔画出了已方和敌方的兵力布署形势,傅佥和罗宪看上去,一目了然。“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形势很严峻,匈奴人南北两路大军,合计总兵力二十余万,刘猛虽然连续地被我们打压,但其军队主力尚存,此番刘渊回援之后,刘猛军队的士气必然回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他们已经放弃了守势,在晋阳采用更加积极主动地打法,对我军的前尚军队进行了规模不小的反击。在南线,刘渊在界休之战中获胜之后,兵分两路,一路进逼中都、京陵,另一路进逼兹氏、大陵,挟胜而来,气势逼人呐。”刘胤指着地图道。傅佥和罗宪脸色也是十分地凝重,不用说,匈奴人步步进逼,战局扑朔迷离,他们也是紧张的很。接下来的战役,可不是象界休之战那种小规模的遭遇战了,这可是双方牵涉几十万人马的大决战,自然地慎重对待。傅罗二人都没有开口,刘胤则接着道:“刘渊自从界休北进之后,并没有轻兵冒进,而是采用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策略,很显然,这是刘渊经过了精心的准备,他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逼迫我军在晋中平原与之进行大决战。匈奴人以骑兵为主,骑兵基本上占到了整个军队的八成以上,而我军骑兵人数,只占到了四成左右,在平原地带,十分地有利于匈奴人,更何况,这片区域,是匈奴人曾经栖息过的土地,他们对这片土地上的地形熟悉程度,远超任何人。所以刘渊自恃占据天时地利,信心十足,来者不善呐。”罗宪点点头道:“自从界休之战后,刘渊分兵两路沿汾水北进,却刻意地与我军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明明有与我撤退军队交战的可能,却主动地予以避战,很显然是想酝酿一场大战,而主战场,想必刘渊已经确定在了梗阳祁县一带。”傅佥亦道:“南北两路夹击,这仗可不好打,我军已经尽遣主力,一旦战败,将再无任何援兵可派,恐怕就连关中也难再守得住了。文宣,敌强我弱,形势逼人,我军切不可在此与刘渊决战啊!”现在的局势,已经是再明显不过了,刘渊倚仗着兵力上的优势,企图南北合击,将蜀军围歼在梗阳、祁县、阳邑一带,在北线,是城防坚固的晋阳,这无疑让刘渊很放心,而南线,刘渊分兵而进,步步为营,十分地谨慎,刻意地避免与蜀军接触,就是不给蜀军任何反击的机会,而一旦完成刘渊所设想的战略布署,匈奴人便会发起全线总攻。现在的局势相当地微妙,蜀军大约十三万的人马,与南北两路二十万的匈奴军相比,是处于劣势的,但蜀军单独面对南路或北路的匈奴十万大军时,却又占据着一定的优势,刘渊显然很清楚这一点,他熟读兵书,深谙兵法,所以在进军上一点也不冒进,步步为营,小心谨慎,不给蜀军任何迎头一击的机会。等匈奴人南北两路完成合围之后,那才是匈奴人真正地露出獠牙的时刻。此次进军并州,蜀军已经调动了关中几乎全部的野战军团,这一战,是绝对不容有失的,如果失败了,蜀军很可能就会连老本也拼光了,关中无御敌之兵,再想守住,也是困难重重。很可能这一战将会动摇蜀军辛辛苦苦经营数年的关中根基,得不偿失。这一战关系到蜀军的生死存亡,而且从形势上来看,匈奴几乎占尽了优势,蜀军并没有必胜的把握,而且失败的几率很大,故而傅佥主张不打这一仗。罗宪面带忧色地道:“如果不打的话,我军势必要撤退,如果撤退回娄烦或左国城,刘渊的军队必然会穷追不舍,就算退回左国城,也势必难逃一战,如果一昧避战的话,只能是退回河西,那么我们此行便是前功尽弃,得不偿失了!不知大将军钧意如何?”刘胤沉思片刻,若有所悟地道:“战不能战,退不能退,我们现在的局面,可是进退维谷啊。既然如此,那倒不如不退反进,打出他一片新天地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