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5章 听风水榭 上(1 / 1)

醉迷红楼 屋外风吹凉 2099 字 2023-01-19

皇城东,安仁坊,翰林学士杜伦府。数架精致华贵的马车在府门前驻跸,而后,府门大开,当先的一架带明黄色的翠盖珠缨八宝车,从正门而入,径自过仪门前厅,最后由两位健妇牵引,直到二门垂花门前才停下。婆子退下,几个丫鬟上前,用玉树枝挑起车帘,赢杏儿率先下车,与前方一群身着士子服,但明显雌意显然的“书生们”抱拳行礼,惹来一阵娇声笑骂。看起来,赢杏儿所言不虚。这群闺阁小姐们起的锦瑟社,确实先要去了世俗的身份地位。至少,明面上是如此……赢杏儿嘴角弯起一抹笑意,道:“我还为诸位请来一位大才子,今日保管让你们心服口服,再不敢取笑我的诗才!”说罢,不等闻言一怔的群芳回过神,便转过身,伸手入内,从翠盖珠缨八宝车内,握着一“白衣士子”的手,引她落地……只有一人。赢杏儿和林黛玉去寻史湘云时,才发现她竟和白荷去了城南庄子视察……她这个东府管家三奶奶,如今做的是有滋有味。无法,林黛玉只好一人跟随赢杏儿来此。只是甫一落地,她就发现,这里的人,似乎并不全像赢杏儿说的那样好,那样无邪纯善。虽然大多都笑意吟吟的看着她,但还是有几个,变了脸色,眼神有些惊疑……她们在惊疑什么?林黛玉心思灵透,顺着她们的目光看去,见那几人的视线多落在赢杏儿牵引她的手上,顿时有些明悟了。林黛玉不是真的不食人间烟火,即使在前世红楼世界里,她心中都有一本账,算得贾家进的少出的多,大厦将空。初入贾府时,更是步步小心,不肯出错半步,让人笑了去。如今,被贾老三熏陶了这么久,人情世故自然更懂许多。猜出这些人,怕是嫉妒她与赢杏儿的关系。林黛玉好笑又了然,若这些人当真能做到忘却世俗地位,又怎会全都站在门前,恭候赢杏儿?即使太上皇大行,忠顺亲王被圈,皇太后生死不知,可赢杏儿依旧是大秦的明珠公主,金枝玉叶。宫里的皇帝,对她也很不错。更重要的是,她是宁国侯的正妻。虽未过门,却没有谁会否认。这般重要的人物,被一个陌生人这般亲近了去,她们原本近水楼台想望月的人,岂有不吃味的?不过好在,大多数人面色都带着善意。如此一来,今日之行总不会无趣了。“赢兄,这位兄台是……”为首的一个金闺花柳般的“公子”杏眼秋波,眼神柔顺,看着林黛玉惊叹了声,向赢杏儿问道。赢杏儿故作高深,只呵呵笑不理会。那“公子”没好气的白了她一眼,然后学着书生礼,拱手作揖道:“不知这位兄台尊姓大名?”一群大小姐们见状,顿时乐不可支的笑了起来。想当初她们初入社时,被这般“礼遇”,可着实慌张了许多呢。寻常闺阁小姐,自幼饱读《女戒》,纵然在自己闺楼里,与丫鬟们嬉戏时放肆些,可在人前,尤其是生人前,却绝不会踏错半步。一个闺阁女子,若是背负上“失礼”的名声,是真正能影响一身的大事。谁敢不慎?因此,这些人初遇此着时,无不慌乱失神。倒没多少恶意,只是女子难得开的玩笑罢了。如今笑声最大的几个,是当初最狼狈不堪的人。然而,她们却不知道,林黛玉到底有多“离经叛道”。看着为首“公子”这番做派,林黛玉非但不慌,反而眼神一亮,看向赢杏儿,有些激动,示意道:果然有趣哩。而后理了理身上的士子服,亦躬身作揖还礼,还故意粗着嗓音,道:“在下免贵姓林,敢问兄台可是杜兄?”说着,一双妙目竟有些肆无忌惮的在为首“士子”身上打量了番!高高鼓起的胸口是重点……若是那“士子”知道后世之词,一定要抚额叹一声:“我的天哪,辣眼睛啊!”可惜她不知……纵然她是锦瑟社的发起人,为人也爽利的紧,可又何曾受过这等似能看透人衣裳的眼神?一张俏脸,登时通红,竟有些忸怩不安,想要遮挡一二的念头。“哈哈哈!”见寻日里隐藏在柔顺外表下,最爱作怪逗人的杜真,被林黛玉这般戏弄,赢杏儿哪里还忍得住,不由抚掌大笑。其她女孩子们也终于报了当日之耻,纷纷落井下石笑个不住。那杜真面色一阵青红变换,一会儿咬牙凝眉,一会儿嗔眼怨色,不过最后,尽化为一声笑。“噗嗤!”她牵起林黛玉的手,嗔道:“林兄,你身后一定有一个了不得的人,才将你教得这般坏!姓林?都中不曾听过有这样了得的人家啊……”这话林黛玉就不好接了,赢杏儿笑道:“她和我一家。”此言说的大有趣。和赢杏儿一家,却又不姓赢。林黛玉的出处,基本上就不问而知了。偏她又不姓贾,自然不会是贾家的姑娘小姐。而在贾家,又有几个姓林的主子?一时间,不知多少双眼睛明亮了起来,换了眼神。到底,还是难以脱俗……赢杏儿在一旁看着这一切,又骄傲,又复杂。贾家,如今成了大秦最炙手可热的门第。纵然是在文官体系中,对他忌惮有之,憎恶有之,但都免不了一个“羡”字。为人臣子,终究讲究君臣名义,其实与主仆无异。皇帝,便是人主。唯有贾家子,似乎已经跳出了这个圈子,得大自在。皇帝对他的信任,简直到了无法想象的地步。这让文臣们忧心忡忡,又不免吃味。这种情绪,自然也影响到了他们的家人。而姑娘的世界观,显然和他们又有些不同。她们虽然不会发春心,想要入贾家门,但不妨她们追星……在她们心中,贾环绝对是偶像实力派。关键,她们早就打听出了,那位贾环,长得极其俊美……年少,多金,贵重,英俊……如此之人,使得她们对贾家也有了爱屋及乌之心。而能让大名鼎鼎的宁侯最偏宠之人,这位祖上四世列侯,父为前科探花郎的姑娘……果然不俗!连之前对林黛玉与赢杏儿一起来而有些吃味的人,此刻都换上了笑脸。能在这里站着的人,或许有心胸不宽者,但绝没有蠢货。人以群分,蠢货也进不了赢杏儿的圈子。尽管,名义上,这个圈子是杜真所起……她们早就对贾环为了一个堂姐之事,接连大闹皇宫和忠怡亲王府的事有所耳闻,当初闹的沸沸扬扬,不知感动了几多闺中女子。这世上能为女孩子这般出头的男儿,前无古人,后怕也难有来者。所以她们自然更明白,对一堂姐尚且如此,那么贾环对他最偏宠的平妻有多看重。没有人会平白无故的招惹林黛玉,纵然嫉妒,却不会愚蠢。那不止会让她们自己遭殃,更会为家族招来大祸。这是她们每个人出门前,都会得到的教诫。莺莺燕燕的一群“公子”,一边使劲的嘲笑被调.戏的杜真,一边纷纷上前自爆家门,与林黛玉相见。丝毫不提林黛玉之前那种眼神,其实已经突破了底线……若是寻常人家的姑娘这般看人,自然是失礼之极。可放在贾环和他妻子身上,却成了佳话!只是为了林黛玉的脸面,她们到底没再提……一番介绍后,林黛玉敏锐的发现,这些姑娘的出身,最低的门槛,都是五品人家。但千万不要以为随便五品都能入门。京城官多,许多衙门口的品级都很高,太常寺喂养牲口的少卿都有从三品。而能在这里出现的姑娘,门第最低也是出身翰林院。翰林院,在历朝历代,都是储相之地。非进士无以进翰林,非翰林无以进内阁。所以,这些姑娘的出身人家,要么是当朝学士府第,要么,是未来学士府第。能将这些人聚在一起,却也了不得呢……林黛玉惊叹不已的同时,也隐约猜测到赢杏儿为何只带她一人前来的原因。她的父亲,当初是一甲探花郎,入过翰林院,而后才入得兰台寺升为大夫。算起来,与这些人倒是“同根同源”。而史湘云就……林黛玉悄然向赢杏儿看去,却见她正笑盈盈的看着她,也微笑着点了点头。终是好心。“好了,都不要挤在门前了,到里面说话吧,我警告你们这群小蹄子,平日里总是嘲笑我无诗才,如今我带了一个真正的大才来,一定要你们好看!”赢杏儿拍手笑道。“赢兄,莫要逞口舌之能,林兄出身名门,家学渊源,自然了得。可那也是林兄的能为,与你何干?莫非,这回你还要再做个录事?”杜真奚笑道。赢杏儿岂会惧她,不屑道:“那是我的诗你们欣赏不得,瞧你们作的那些小家子气的酸诗!”一行人一边往里走,一边拌嘴。赢杏儿地图炮一出,顿时惹了众怒,一群人口诛笔伐。杜真笑道:“赢兄,你倒是说说,可有人说过你的诗好?”赢杏儿傲然一挺胸,果然傲视群雄,她道:“驸马就说过,我的诗极好!”“宁侯也懂……”杜真话没说完,就戛然而止,有些尴尬歉意的看着林黛玉,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林黛玉好笑道:“没关系的,他是不懂嘛,他也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只此一言,众人对林黛玉的感观大好。不过林黛玉转口却又道:“他虽不懂诗词,偏生却写过两首极好极好的诗词,让人着实无法相信。”杜真等人闻言一怔,正巧前方到了一处亭轩,亭子上方有一匾额,书写“听风水榭”四字。水榭内宽敞,有十来个小几,几上自有笔墨纸砚文房四宝。杜真让了赢杏儿和林黛玉的座位后,笑道:“还请林兄赐教吾等知之,宁侯所作极好诗词之真面目。林兄莫要多心,我等是真心想拜读一番。”“正是正是……”其她人纷纷附和,面上带笑。关于贾环大文盲的笑话,是这些闺中女子为数不多,可以调笑贾环之处。她们宁愿相信,贾环此次出征会再立大功,饮马天山,使得可汗夜逃奔,也不敢相信,闹出了无数笑话的贾环,能作出绝世诗词。林黛玉看出她们不信,抿了抿口,笑道:“其实我也不大信是他所作,但之后查询了无数典籍,都查不出出处。在座诸位仁兄必定都博览群书,不如由我写出那两首词作,烦请大家帮忙,寻出出处,待他出征归来后,我也好揭穿他的真面目。”说罢,也不等微微有些尴尬的杜真等人反对,便执起小毫,在文姬笺纸上落笔,赢杏儿站于其身侧,诵读出声:“人生……若只……如初见……”“嗯?”夏风微拂,听风水榭外,池中水波轻荡。荷花朵朵,碧叶涩卷。赢杏儿郎朗之声,从水榭中溢出,传出好远……“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皇城西城,掖庭宫南,广运门外的一座抱厦内,中车府主事森然而立。拿着手中的信笺看了数遍,嘴角浮起一抹残忍的笑意,寒声道:“这么说来,翰林学士杜伦,长安知府郭聪,万年县令张无涯,还有一群翰林院的小喽啰,他们在阴谋造反了?”下面一身着大红蟒袍的太监忙道:“公公,正是这样。他们每次集会,都借杜伦之女杜真所起锦瑟社起社为机,趁机相聚。”朱正杰闻言,眼中闪过一抹厉色,轻轻抚了抚右脸,那里有些坑坑洼洼的伤痕……他冷笑一声,渗人骨髓,道:“却不是以那锦瑟社为由,而是,他们分明就是一伙儿的!”底下那太监闻言大惊,失声道:“公公,那里可是有……可是有……”朱正杰闻言,狠狠的瞪了太监一眼,厉声道:“有什么?你以为,现在还和从前一样吗?没出息的东西,等着,咱家去主子那里请旨!”太监虽然跪下应了,却不大相信,朱正杰能请来圣旨。毕竟,那位可是货真价实的明珠公主啊!然而,没过一炷香的功夫,朱正杰就一脸得意的大步归来,手持圣旨,大手一挥,厉声道:“点齐孩儿,与咱家一同捉拿辜负皇恩的逆贼!”“喏!”……(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