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温格教练,请问你担心楚歌的任意球吗?”“你好教练,请问你会针对楚歌的任意球做专门的布置么?”“教练你好,请问如果楚歌站在他的区域主罚任意球,你认为谁能挡住他的任意球?彼得·切赫能做得到吗?““你好……”……阿森纳与曼联的赛前新闻发布会。温格坐在熟悉的位置上,看着台下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们。所有记者关注的焦点,几乎都集中在两个问题之上。第一,温格在阿森纳的前景,以及阿森纳本赛季是否还有希望争夺前四。第二,就是楚歌和他的任意球。此前的比赛中,楚歌已经连续三次打进直接任意球。这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有人将他称之为曼联的第二个小贝。因为颜值与任意球。也有人认为他的任意球已经超越了贝克汉姆,可能是当今最优秀的任意球高手。哪怕楚歌只是在一个特定区域里证明了自己的任意球能力,但100%的进球效率,足以令所有人感到震惊。媒体们将其称之为奇迹。球迷们则把那个区域称为楚歌领域。领域里。无敌。简单直接,但很有效。正是因为那惊人的进球率,所有人都很好奇,楚歌是否会在对阵阿森纳时,延续他的神奇。“我并不担心楚的任意球。”“尽管他很优秀,但如果说这世界上有一个人能够防守住他的任意球,那一定就是彼得·切赫。我对我的队员们有100%的信心。”温格平静的回应了记者们的提问。“那也就是说,您不会因为顾忌楚的任意球而特意安排防守策略?”马上有记者兴奋的站了起来。他提出了全体记者们都非常感兴趣的问题,所有人的目光一下子都集中在了温格身上。温格不动声色的道:“坚持自己的打法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我们遇到过许许多多风格各不相同的对手,但阿森纳的战术风格从未变过。我们可能会针对对手不同的特点,做一些细节上的改变,但整体上我们将继续延续阿森纳一贯的踢球策略。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很快,新闻发布会结束了。记者们纷纷离场。温格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回答完记者们的提问之后就匆匆离开。他坐在原地,一动不动的看着记者们潮水般退去。直到工作人员提醒,温格摸了摸自己的座位,低头沉思了一会儿。随后,离开。媒体大厅里,顿时空空荡荡。安静。沉寂。就好像刚才的喧闹,都未曾发生过一般。不留痕迹。……曼联的赛前新闻发布会上也结束了。记者们离开的时候,多少都有些失望。因为这一次楚歌并没有出台。作为曼联的最红牌,楚歌是所有记者最希望见到的球员。但是,并不是每一次的发布会,楚歌都会出席。“温格说不会专门限制你的任意球。”拉什福德结束了赛前发布会,马上就和楚歌发起了简讯。很快,他就得到了楚歌的回复。“他是战术大师。”“什么意思?”“玩战术的人说的话,你都不应该听。尤其是与他做对手的时候。”“呃……”……曼联与阿森纳的每一次碰撞,都是英格兰足坛的一大盛事。这次尤其如此。楚歌的任意球。温格的“最后一个赛季”?曼联的争冠。阿森纳的争四。很可能是最后一次的弗格森VS温格。这样比赛的要素特别的多,自然也就赢得了格外多的关注。不仅仅是两支球队的球迷,无数英超球迷,甚至全世界的许多人,都在关注着这场比赛。因为阿森纳与曼联的球衣主场队服都是以红色作为主色调,这场比赛也是另外一种形式中的双红会。尤其是,这两支球队还是英超历史上成绩最优秀的两支球队。比赛还没开始,各种各样的赛前报道,专题节目,球迷论战,就已经渲染出非常热力的比赛氛围。当楚歌随着球队来到伦敦城的时候,整座城市都被这场足球比赛动员起来。群情振奋。全民参与。足球的魅力,在这座历史悠久的国际大都市里,表现得非常充分。球票早在三天之前,就已经售罄。所有人都在期待着比赛的开始。足球,牵动整座城市的神经。……酋长球场。楚歌坐在更衣室里,听着主教练做最后的战术部署。弗格森提醒着队友们千万不可大意,时刻注意比赛细节。队员们纷纷点头。楚歌看了鲁尼一眼。这场比赛鲁尼首发,队长袖标自然就戴在了小胖的肩膀上。不过,即便鲁尼不首发,队长可能也不会是楚歌。因为本场比赛,斯莫林伤愈复出了。这对于曼联来说,是个不错的好消息。前几场比赛,都是布林德在客串中卫,与马诺拉斯搭档。斯莫林的复出,意味着球队的中卫荒暂时告一段落,弗格森在排兵布阵时,选择余地会更宽裕一些。楚歌并不在意能不能继续成为场上队长。反正他这个赛季也是客串的。比起客串队长,斯莫林等队友的复出,更为重要。因为这关系着曼联在赛季末的冲刺阶段,是否还能有足够的力量。……比赛很快开始。在无数球迷关注与期待的目光中,两只球队展开针锋相对的较量。不过。就像几乎所有重量级的比赛一样,两支球队在比赛开始阶段踢得都比较谨慎。比起进攻,他们在防守中投入的力量明显更多一些。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策略,使得比赛激烈有余,精彩略有不如。很快,上半场的比赛匆匆结束。0:0。双方握手言和。谁也没有率先获得进球。“45分钟,这场比赛稍微有些枯燥、乏味。”亨利坐在演播室里,笑着点评道。“然而,楚依旧是最大的亮点。”莱因克尔道。亨利哈哈一笑。“是,我赞同。他的几次过人摆脱,与突破推进,都做得很精彩。尽管没有帮助球队获得进球,但这名年轻人的天赋展现无疑。他的确是目前全世界最出色的年轻人。他的前途无可限量。”亨利赞同莱因克尔的观点。(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