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翰林清贵,这是不争的事实。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如果仕途顺畅,熬几年,进侍讲、侍读,再进侍讲学士、侍读学士,最后入阁参赞机务。这是大多数阁臣进阶之路。如果由翰林入詹事府,成为太子幕僚,太子登极,必重用旧人,升迁的速度更快了。当然,虽非翰林不能入阁,却不是所有翰林都能入阁,还得机缘巧合。这不,王兴的同僚有几个饱学之士,堪称大才,却是一直在修国史,在王兴看来,如果没有机缘,这几个人,怕是要“将清贵进行到底了”。如,万历三十八年状元韩敬、万历四十一年一甲的状元周延儒、傍眼庄显、探花钱谦益。熟知历史走向的王兴,对这几位的结局都非常了解。周延儒作为明朝末代首辅,由于假传捷报,被崇祯皇帝赐死,崇祯皇帝评价其“机械欺蔽,匿容私,滥用匪人,封疆已误”。在他被赐自尽两个月后,明朝灭亡,可以说,他算成了腐朽大明朝的殉葬品。钱谦益倒是非常聪明,明亡后降清,被清庭授予礼部侍郎,后又投入到反清的事业。他在历史最有名的是两件事,一是在他五十九岁时,迎娶了二十三岁的名妓柳如是;二是被雍正皇帝斥为“名教罪人”,死后还被清庭列入“贰臣传”。为明所不耻,为清所不容,可以说,他的历史并不光彩。庄显倒是在历史留下了忠孝之名,也是王兴最敬重的一位。庄显19岁便乡试举,考取第九名。26岁夺得一甲第二名,榜眼,授翰林院编修。成为其家乡六位考取鼎甲者年龄最小的一位。第二年,他奉慈圣太后遗诏往河间诸路宣读。三年任满,恰逢父亲去世,他便辞官回乡守丧。到家后,他走遍大小山麓,为父亲求一方理想的墓地而不得,以至身体大损。万历四十八年(1620),守丧期满回朝。天启二年(1622)正月,升为南京国子监司业,不久即因病去世。临死前,庄显写了一首绝命词:“非求生,求见老母一日;非憾死,憾虚父母此生。求者空求,憾者永憾。不忠不孝,谁结吾局。”读之人人流泪。重病期间,恰闻征辽事败。庄显抚床扼腕恨自己不能“马革为殉,空毙牖下,不胜恨恨”。庄显生性孝顺,居家以正己为要。与人交往襟怀坦荡,心如金石,只可惜去世太早,未及大用。至于韩敬,史是这样记载的。少天资颖异,其父目之为千里驹,以为非久居人下者。又好佛学,通释典,游学于莲池大师,曾随其放生于西湖莲胜社。万历三十八年,侍郎王图主持会试,汤宾尹以庶子为分校官。举人韩敬,曾受业汤宾尹。会试时,韩敬的试卷为其他考官所弃,汤宾尹越房搜得此卷,与各房互换闱卷,凡十八人,强图录敬为第一。后被东林党揭发导致万历三十九年京察汤宾尹被罢。韩敬这个状元来的不是那么光彩,在其心理有了阴影,又常常遭到嘲笑和讥讽,史说他没有几年辞官回乡了。却不知是他脸皮变厚了,心理素质变强了,还是历史发生了变故,距他得状元已经过去六年了,人家韩敬仍在翰林院修国史,还成了王兴的同僚。……有新同僚到来,大家无论心里怎么想的,面自是非常热情。侍读学士将王兴介绍完毕,借口公务忙,转身走了。周延儒最为活跃,率先来跟王兴打招呼,他冲王兴一拱手,问道:“不才周延儒,欢迎任之贤弟。”王兴连忙回礼:“原来是周前辈当面,日后还请前辈多多提携照应。”人都是按第先后论资排辈,无论年纪大小。“哈哈,任之贤弟客气了,实话说,盼你好久了,我们都想一睹三元连的高才长得什么样?今日一见,果然玉树临风,风流倜傥,真真好人物。”“周前辈夸奖了,令兴无地自容啊。”王兴不好意思地说道。“王贤弟,老周说的不错,你也不用太过自谦,听说,贤弟御街夸官时,引得满街脂粉狂呼?”这时,又一位同僚走前来搭话。王兴见他相貌俊美,眼睛特别有神,心下先有了好感,因为不认识,转眼看向周延儒。周延儒连忙介绍道:“王贤弟,此人是大名鼎鼎的风流才子钱谦益,字受之。”王兴一听,连忙施礼,道:“原来是钱前辈。”“哈哈,任之贤弟,咱们的字当都有一个之字,以后还要多多亲近才是。”钱谦益笑道。“自当听从前辈吩咐。”王兴道。接着,周延儒又给王兴介绍了庄显和韩敬。庄显倒不似周、钱二位那么善谈,脸带着笑,却是十分端庄,给人非常好的印象。周延儒介绍到韩敬时,说道:“任之贤弟,此人乃三十八年的状元公,韩敬韩简与。”说到状元公三字时,周延儒特意加重了语气。韩敬的反应倒是出乎王兴的意料。听他说道:“韩某的状元得之并不光彩,不似周大人、王大人大才。”“韩大人说笑了。”王兴见他如此坦荡,倒不好说什么,只好讪讪一笑,规矩地回答了一句。“周某的才学当然不如韩大人,不过,任之贤弟三元及第,才学当不容有疑。肯定不似周某徒有状元之名,没有状元之才啊。”周延儒冷笑着说道。王兴不想班第一天,当了周延儒攻击同僚的工具,对周延儒的印象一下子差了很多。什么意思?欺负新人咋的?王兴看向韩敬,见他则面带严肃,不苟言笑,一副刻板无趣的样子,好像已经习惯了被人嘲笑,对周延儒的讥讽竟无还击之意。王兴理解他自惭形秽,不愿与有状元名份的人深交,却不知为什么竟然背负着巨大的精神压力,恋栈不去?班第一天当了别人的枪,那可不行,以后还怎么在办公室混啊?王兴当即决定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