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大界村(1 / 2)

南依水而立,北抵林而伏,大界村不大,风水却不错。村队部前不足五十米,就是茂盛的草甸子,一直通到乌裕尔河,甸子的宽度和长度大约有三里地那么远吧,长度要比宽度长,站在高处看,是个长方形的绿绿的一片。河面大约有三十米宽,河水清澈见底,细细的沙子铺满了河床,最深处约两米深,大部分都是一米多深的水面。河床上长满了芦苇、蒿杆和没成材的野生柳树、榆树,那是被风刮来的树种自然生长出来的。

这段水面的河水平稳经过大界村,只有解放前有过一次大水漫天,那次死了几十口人。村东和村西各有一条不宽的土路,路的靠村子的一面,每隔一米,栽着一棵杨树,看树干的粗细,也有十几年的树龄了,为什么路边只一侧种树,就不知道了。

村西村东的两条土路,是村里与外界联系的纽带,南往县城、清城镇,北往部队的农场四十五团,都得走这两条路,往南的路要走桥,桥是木头搭建的,看不出年代,但很结实;往北则有一段林带,路过林带的时候常常能看到野鸡飞起。

趟过乌裕尔河,就是南大界,比河面高出有十几米,南大界以南是清城镇,整个镇子由不多的几十户农户和一个大工厂组成,工厂生产各种轴承,工厂的工人都是外来的,这是个省里的直属企业。站在大界村的土路上,向北望,郁郁葱葱的一片林子,起伏不大,是一片自然生长的野生林,长满连片的灌木丛、油松、落叶松,樟子松等树木,但没有东北出名的红松,总之还是松树居多。野花野草绵延茂密,打猎的村民们不时的能带回兔子、野鸡、狍子之类,但没听说过有大型的动物,偶尔地听到几声狼嚎,都是被村子里的猎狗的叫声掩盖下去,大界村是半农半牧的村子,有一半的村民靠打猎为生,猎狗是必备的。

茂密的林带有二里多地,林带的边缘,高出树梢有五六米的土围子,村民们叫它北大界,翻过北大界,是平平整整的麦田,远远能看到整齐划一的砖房,是军区建设兵团的所在地,叫四十五团,那里的大人们都是穿军装种地的,陆小西知道什么是军装,爸爸就有穿得发白的军装,可惜帽子太大,小西带不了。如果辨别方向的话,大界村在县城的西北,流经村前面的乌裕尔河也流过县城,县城的东南方向是河南公社双合屯,陆小西的爷爷、叔叔、姑姑以及堂兄堂弟们都住在那里,爸爸带小西去过两次,一次是爷爷七十大寿,一次是叔叔盖房。那时候陆小北还没出生,爸爸的二八大金鹿自行车载着全家五口人,能带这么多的人,其实是爸爸的发明,爸爸在机械厂的战友给做了两个折叠的能坐人的架子,往自行车的后座上一挂,打开折叠的部分,足够一个孩子坐了,就是每次都被爸爸用绳子拦着,没那么自由。

双合村离县城也是八里地。为什么陆小西的一生与八有关,这是个谜。

南大界北大界,中间生活着大界村;前河水后森林,一方水土一方人。村子里的孩子都会这几句歌谣,是村里的第一任会计喝酒后即兴发挥,后来就流传下来了。大界村的行政区域归清城镇管辖,后来改成清城公社,清城公社下属有七个村:民主、民合、胜利、向前、曙光和大界,大的村还分为几个小队,清城公社所在地的村子自然就叫清城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