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就像海绵,他们不但吸收你讲的话,还吸收你讲话的方式,所以,帮助孩子的方法之一就是,你自己先获得拒绝悲观的技能。
孩子听成人如何批评他们的同时,也在吸取这种批评的方式。
比如,如果你今天批评孩子懒惰,而不是批评他不够努力,那么孩子不仅会相信他是懒惰的;还会相信,他的失败是来自永久的,不可改变的原因。
这样,孩子就会从你的身上,习得了悲观的解释风格。
所以,当你在批评孩子,甚至在孩子面前批评自己的时候,都要非常注意措辞,不要用永久性的、个人化的、普遍性的原因归罪孩子。
什么意思呢?我们来看个例子。
莉莉是个10岁的小姑娘,有一天她的妈妈带着她和3岁的弟弟去动物园,在车上,莉莉不停地跟弟弟捣蛋,她告诉弟弟:爸爸是她一个人的,说弟弟真正的爸爸是只猩猩;还吓唬弟弟,说如果他犯了错误,动物园的狮子就会咬掉他的头。
莉莉很少这样捣蛋,她的妈妈非常不高兴。这位妈妈是如何批评莉莉的呢?她是这样说的:莉莉,不准再捉弄弟弟了,你今天是怎么了?你一向都是个好姐姐。
你教弟弟玩游戏,还跟他分享玩具,可是今天你对他一点都不友好。动物园对年龄小的孩子可能是个可怕的地方,你这样吓他对他一点也没好处,你知道我是不喜欢这种行为的。
莉莉,我要你向弟弟道歉,如果你今天再捉弄他,晚饭后就不准到外面去玩,知道了没有?
这位妈妈的批评方式很理想,我们来分析她为什么正确。首先,她指出莉莉一向是个好姐姐,今天的不良行为是暂时的,还用实际的例子也就是莉莉会跟弟弟分享玩具,来说明她的问题不是普遍性的。
这会帮助莉莉维护自尊心和对之前良好表现的自豪感。同时,她告诉莉莉,必须向弟弟道歉,并且如果继续捣蛋就会得到相应的惩罚。
这位妈妈也没有把原因归罪到莉莉的个性上,而是指出莉莉如何做才是正确的行为,避免了莉莉给自己打上顽皮小孩的标签。
试想,如果这位妈妈批评莉莉总是破坏妈妈的计划,用普遍性、永久性、个人化的原因解释孩子的行为;
莉莉会觉得自己是个坏孩子,总是捣蛋做错事,也会对自己自暴自弃,否定自己,觉得妈妈不想要她了。这对孩子性格形成是非常不利的。
还要注意,在你生气时,你向身边的人做出什么样的解释,也会影响孩子。
比如,车子被刮到了,你可以解释,因为那个不讲理的家伙硬要挤过来;老爸大声关门是因为他的心情不好,找不到工作是因为经济不景气。
这些解释,都是把不好的事情发生的原因,限定在特定的因素里,而不是永久性的原因,或者都是自己的错,这就是一种乐观的解释风格。
你本身的解释风格显露无遗,而孩子也正仔细聆听着。他学习到的不只是你解释中的特定内容,还有你的普遍解释风格,并且将你的风格变成他自己的。”
喜欢半盲女的英雄之旅请大家收藏:半盲女的英雄之旅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