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智者班智达(2 / 2)

不太明白为何班智达突然说起吐蕃历史,只是隐隐觉得,他来凉州与此有关。对于辉煌的吐蕃王朝历史我也颇有兴趣,正听得入神,突然感到前方透进了光线。八思巴的手有意无意轻按了按我。我犹豫一下,小心探出鼻子。我身上的皮毛已被他的体温捂干,新鲜空气入鼻,不觉得冷,反而能稍稍冲淡些那让我莫名心慌的味道。

我奓着胆子,将脸向外探了探,藉着衣袍的遮掩,终于看到了乌思藏最有名望的学者——萨迦班智达。

极短而细密的白发覆着头皮,高大的身材有些佝偻,脸上手上密布老人斑。

三年前远远瞥过,与那时相比,他苍老了不少也瘦了不少。只是一双眼依旧炯然有神,睿智如常。眼波流转,仿佛能看透人心。

侍从轻步上前为他添加酥油茶,整个房间顿时弥漫着浓郁的酥油香味。他轻抿一口茶,继续缓缓说道:“可是,如此强大的吐蕃王朝,怎么会在两百年后灭亡呢?”

恰那眨巴着无邪的大眼睛,用手托住下巴,认真的神态无比可爱。

班智达长长叹了口气:“吐蕃本来不信佛教,信奉的是源于吐蕃本土的苯教。松赞干布迎娶汉地的文成公主和尼泊尔的尺尊公主。两位公主入藏,建立了大小昭寺,为藏地带来了佛教,也开始了苯教和佛教之争。”

班智达扫视兄弟俩一眼,声音低沉:“最后一任赞普朗达玛在位之时,残忍地灭佛。僧人被逼还俗,佛经被烧毁,寺庙成了屠宰场。朗达玛被僧人行刺而死,王后与王妃各挟持一位王子,联合王族互相攻伐,混战了20年,却谁也战胜不了对方。再加上连年灾荒,瘟疫流行,以致民不聊生,奴隶们纷纷揭竿而起。战争过处,杀人盈野,五千里内,尽是赤地。两派势力最后同归于尽,从此藏地分裂割据,众多部落联合当地佛教教派各自为政,不相统属,直到今天,已历400年了。”

班智达摇头叹息,锐敏的双眼微微闭起,满脸的不忍与疲倦。八思巴站起,走到班智达身边,为他拿捏肩膀:“伯父,我知道,您来凉州,是希望结束乌思藏的混乱,重新将藏人统一起来。”

班智达缓缓站起身,背手在室内踱步,步履蹒跚。他抬起圈圈纹路的苍老颈项望向兄弟俩,眼神沉重,语气悠长:“这是伯父毕生所愿。伯父已年老,若有生之日无法实现此愿,你们兄弟俩,一定要记得完成它。”

八思巴瘦削的胸膛传来加深的起伏,他稳一稳声音说:“伯父无须担心,阔端王子不日便返回凉州。您与他的会面,定能完成心愿。”

恰那眨着大眼似懂非懂地看着,班智达点点头,满含爱怜地抚了抚恰那可爱的小脑袋。兄弟俩起身告辞,班智达不动声色地对八思巴说:“把你怀里的东西拿出来吧,免得憋坏了。”

年轻人叹出长长一口气:“吐蕃王国鼎盛时期,灭青海的吐谷浑,与唐对抗,抢了多少大唐地盘。安史之乱时,还乘机攻入了长安劫掠。可惜从松赞干布算起,到朗达玛被刺身亡,只有两百来年时间,便土崩瓦解。世家大族在王室内讧和奴隶大暴动中被消灭得所剩不多,奴隶起义中也没能出现领军人物。从此西藏四分五裂,再也没有出现过统一的王朝。”

我感慨万千,眼望窗外:“我后来看了不少书,才了解到,佛教和苯教的争执,只是表象。吐蕃大都是幼子继位,赞普年幼时,由王族或外戚掌权,等到幼子长大,自然要培养自己的势力,加上多年来吐蕃奉行武力扩张,实施的又是落后的奴隶制度,社会矛盾尖锐,佛苯之争,其实更多的是一派藉着宗教打压另一派。”

年轻人赞许地打了个响指:“你果然读了不少现代史书。不过吐蕃灭亡后,佛教势力却没有因为朗达玛灭佛而灭,反而与各个地方割据政权结合,影响更加深远。藏传佛教几大派:红教宁玛派、白教噶举派、后来并入黄教格鲁派的噶当派,还有花教萨迦派,都是这400年间出现的。”

我点头:“萨迦班智达心怀高远,可惜各大派别势力相当,尤其是分出许多小派的噶举派,势力最大。仅在后藏萨迦地区有影响力的萨迦派,并无实力再次统一藏地。”

他微微一笑:“想来,班智达对于自己的凉州之行,心情必然复杂得很。他也不能确定,铁蹄踏破天下的蒙古人,会对西藏采取什么措施。”

<small>只要是知识渊博的学者,自然会有人汇集在你周围;只要是香气四溢的鲜花,自然会有成群的蜜蜂飞来。</small>

<small class="right">——《萨迦格言》</small>

八思巴瞬间脸变得通红,跪在地上将我取出。却没有交给班智达,而是搂在怀里。恰那的脸色也变了,皱着小脸结结巴巴地解释:“伯……伯父,是……是恰那不好,硬要哥哥带小蓝——”

八思巴平静地打断恰那,垂下优雅的颈项:“是娄吉太贪玩,没有听从伯父教诲。娄吉甘愿接受任何惩罚。”

班智达锐敏的目光定在我身上,沉默一会儿才慢慢说:“是只蓝狐……”

他的语气里并无责罚之意,却似另有深意。我只是个小妖,无法琢磨出智者玲珑的心思。自己那点小九九似乎被他深邃的目光看穿了,心一下子被无形之手揪紧,不敢再与他犀利的目光对视,也学着八思巴,忐忑地垂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