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演技太好也麻烦!(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瑞凡给观众留下的荧幕形象都是随性不羁甚至不修边幅的, 他很帅,不论形象多么颓废或是阴沉,他都有着让观众移不开眼的魅力。《不羁的天空》孤单又深情的浪子、《爱在黎明破晓前》浪漫又风趣的青年、《七宗罪》即便后期胡子拉碴依旧帅得掉渣的警探、《一级恐惧》一个眼神都能让人灵魂颤栗的少年、《猜火车》肆无忌惮挥霍青春的痞气坏小子……

但看过了如此多令人印象深刻的银幕形象之后,《海上钢琴师》身穿古典燕尾礼服的瑞凡, 依旧是最令人惊艳的一个。虽然瑞凡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也穿过正式礼服,但观众们还是神奇地被1900惊艳到了,有一种头一次看到瑞凡穿礼服的错觉,暗叹这还是瑞凡第一次以如此“华丽”的方式出场!

有如此令人费解的想法, 大概也是因为瑞凡长久以来随性穿衣风格实在太深入人心了?至少在这一刻,就连影评人也只能用这个理由来解释此刻眼前一亮的惊艳感, 并暗暗决定在撰写影评时一定要对瑞凡的扮相大书特书一番。

电影中的1900已经从八岁幼童成长为翩翩绅士, 即便1900实际上只是个烧炉工捡到的孤儿,但他看起来却像是有着良好教养的贵族公子,仿佛有与生俱来的贵气早已融在骨血里, 来自他纯粹的灵魂深处。

或许遗弃他的父母本就是贵族?又或许是钢琴赋予了他如此独一无二的气质?音乐总是最神奇的存在,它拥有着升华灵魂的奇妙力量, 而弗吉尼亚号的钢琴师显然已经被音乐从里到外熏陶了个遍。总之, 因为1900的美好,使得观影者在惊艳之余不由自主地产生了这些遐想, 为1900的魅力找到一个合理的成因。

当然, 在被大银幕上的帅哥摄去心神时,也有一些影评人啧啧低语:“朱塞佩·托纳托雷把瑞凡拍得太好看了!这可真未必是好事。如果瑞凡的演技不够出彩, 恐怕不用等苏菲·玛索出场, 他就要成为《海上钢琴师》最大的花瓶了!”

被过人的容貌所累, 以至于人们只顾着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那张漂亮的脸,而忘记了演员贡献的演技,这样悲哀的故事可着实不少见。不说追逐奥斯卡未果的汤姆·克鲁斯,就是眼下和瑞凡同坐在观影席的苏菲·玛索,便因为美貌没少烦恼,她在新作《安娜·卡列琳娜》中的表现真的很不错,但影评还是专注于赞美她的“惊世容貌”。而这一回,《海上钢琴师》很可能成为两个大花瓶的秀场,介于苏菲·玛索至今都还没出场的事实,她这个“花瓶”是十拿九稳当定了,而瑞凡能否用演技得分压下他容貌吸引来的超高分,就十分值得期待了!

电影的名字叫《the .legend .of .1900》,饰演1900的瑞凡无疑是撑起整部电影的大男主,而他的表现也没有让观众和众影评人失望——

瑞凡将1900的魅力绽放到了极致,同时也没有丢失精湛的演技。毫不夸张的说,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经得起推敲,也不知是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要求的精细到了极致,还是瑞凡将1900演到了极致。

他会陶醉于自己的演奏中,全然将灵魂和钢琴融为一体,大银幕上的瑞凡享受的闭上眼睛,嘴角带着一丝惬意的微笑,仿佛他不是在弹奏钢琴,而是在轻抚爱人曼妙的身体。不用过多的语言修饰,观众只要看看这样的瑞凡,便能明白,音乐之于孤单的1900而言,不仅仅是一门艺术,更是此生挚爱,一辈子不离不弃的陪伴。

弗吉尼亚号上的乘客围绕在1900的身边起舞,作为这艘巨轮上的天才钢琴师,他被赞美着、崇拜着,宛如众星捧月。但忽然有人看见了越来越近的自由女神像,众人的注意力一下子便移开了,他们望着岸上的“美国”兴奋地欢呼着,依旧热闹,一双双眼睛都闪着期寄的光。但这热闹不包括1900。

镜头中的瑞凡静静看着这一切,他的眼神是那么平静,他的身影是如此孤单。瑞凡在这里没有一句台词,但他的表演已经向观众传达了一切——1900从始至终都不是众星捧月的天才,热闹是别人的,只有孤单才是他的。在热闹的人群中,他只是一个被遗弃在世界之外的人,一如他人生的开始,一个被遗弃在弗吉尼亚号的孤儿罢了。

影片对人物的刻画是十分立体的,他的世界最重要的是音乐,但又不仅仅只有音乐,至少,他其实也有其他渴望,只不过是他始终得不到的奢求而已……

1900在深夜对着一部电话出神,虽然已经无父无母几十年,但在这时他眼底淡淡的忧伤还是提醒着观众,这是个渴望家人、渴望陪伴的孤儿。他一直渴望着,可惜,他不得不一直孤独下去。深夜昏黄的灯光下,默默不语的瑞凡仿佛有一股神奇的魔力,让观众心疼,鼻酸。

在电影演到1900面对专程上船找茬的爵士乐大师时,精彩的斗琴将电影推上了又一个高·潮。在普通观众因为1900帅气打脸挑衅者而大呼过瘾时,影评人却在惊叹瑞凡对这一段每一个细节的诠释——

1900漫不尽心的状态气得小号手跳脚,电影在这段颇有喜剧的气质,看得人忍俊不禁。此时瑞凡看起来有点傻气、有点玩世不恭,却又莫名的可爱。和极尽功利的爵士乐大师相比,和那些捧高踩低的看客相比,1900的眼神纯净的如同不谙世事的孩童。

他不认真弹奏,是因为他的眼中只有音乐,音乐没有必要存在胜负;在他人的嘲笑和对手的鄙夷之下,他认真弹,同样只是因为他最珍爱的只有钢琴和音乐。当然,抛开这些内涵不谈,只是单纯的看戏,这段戏里装·逼技能点满的瑞凡毫无疑问地帅破了天际,即便影片还没结束,但众人都知道这段戏注定会成为经典镜头为人们津津乐道。

1900戏剧般反转赢了踢馆的“爵士乐大师”,他的演奏精湛到让人惊叹,甚至让人窒息!他一战成名,越发名声大噪,即便他依旧没有下船,媒体和音乐制作公司却慕名而来,他是天才!是大师!是传奇!但他依旧是孤独的……此时影片已经放映了近两个小时,观众几乎忘记了这部电影还有个女主角,而就在1900对窗弹奏时,让他怦然心动的美丽姑娘终于走进了他的视线,闯进了他的心房。

瑞凡隔着窗凝望着窗外美丽的苏菲·玛索,这画面仿佛有一种岁月静好的美,让观众望着大银幕时不自觉就跟着弯唇微笑,陶醉于缓缓流淌的温柔旋律中,陶醉于浪漫的邂逅中,美好得令人心跳加速、忘记了呼吸。

当孤独的1900遭遇爱情,瑞凡用他最细腻的表演向观众展现了一个温柔又腼腆的傻小子,用一个个小镜头串联出1900丰富的内心戏。那一瞬间的悸动、那深情的凝望、那不自信的踟蹰,都被他诠释得淋漓尽致。

而接下来,当弗吉尼亚号即将靠岸,爱慕的姑娘就要下船,决择摆在了1900面前,他兴冲冲想要追求爱情,却又站在连接着陆地的阶梯中央止步。那一瞬间,瑞凡在阶梯上迈出的每一步,越来越慢的一步、一步,仿佛都踩在观众的心间,他用一个小小的动作就抓住了观众的所有心神,让他们紧张又期待地将心提到了嗓子眼。

他是无师自通的音乐天才,他将在陆地受到更多人的追捧,得到更多赞美和掌声。然而,他站在阶梯的中央,久久地站在那里,像是一尊永远不会再往前一步的雕像,他望着前方的土地,一望无边的城市,未知的世界。他皱眉,他沉思,最后,他将帽子抛出,看着它在空中旋转,最终落在了海水里,开始悠悠飘荡,他看着,静静地看着,然后笑了……

他在想什么?他为什么皱眉?

不论是什么原因,所有人在看到他微笑的那一刻都知道,这个已经年过三十的男人还是没有下船。他最终选择的还是生他养他并在此生活了一辈子的弗吉尼亚号,选择的还是他的钢琴,他的大海。

之前小号手就问过1900:“你为什么不下船呢哪怕就一次去亲眼看看这个世界……”

那时1900的回答是:“怎么那么多为什么我想你们陆地上的人,浪费了太多时间在想为什么,冬天来了就开始期待夏天早点到来,夏天来了又开始害怕冬天将至,所以从不厌倦旅行,总是追逐遥远的四季如夏的地方,听起来不适合我……”

后来他们又谈到过这个话题,那是弗吉尼亚号已经破烂不堪,到处都是铁锈,甚至被装上了成箱的炸·药,船员、厨师、乐手甚至包括船长都离开了。在这艘即将被炸·药销毁的破船上,只有一辈子没下过船的1900,一个人,最终依旧只有孤单单的一个人。

他穿着算不上平整的礼服,坐在满是铁锈的船舱,轻声说:“你知道钢琴有88个键,一个不多,一个也不少,有始有终……可陆地上的城市那么大,看不到尽头,连绵不绝……我仿佛看到了成千上万个琴键永无止境,你根本就无法去演奏……而我……我需要看见世界的尽头。我出生在这艘船上,绕了世界好几圈,已经和这个世界擦身而过了,但是每次这里都只会容纳两千人。这里也会有梦想,但不会超出船头和船尾。在一架有始有终的钢琴上演奏无限的快乐,那就是我所学会的生活方式,陆地?陆地对我来说是一艘太大的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