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竹与学生们牵着牛拉的板车,大老远的便闻到了浓郁的酒味,这么远的距离都能闻到味道,足可见村社的酒有多可观。
一名学生忍不住问:“先生,大君不是下令禁酒吗?怎么还有人酿酒?”
人族颁布禁酒令在历史上屡见不鲜。
谁让酒都是粮食酿的,不禁酒,大量的粮食用来酿酒,哪怕没有旱蝗雨雹也得闹饥荒。
白帝时甚至连蓄养家畜都禁过,规定除非是牧区,否则限制养鸡豚彘豨之类的家畜的数量,同样是为了节省粮食。家畜也是要吃食的,牧区的牲畜吃的都是牧草倒也罢了,但农耕区没有那么多牧草,家畜更多的是吃粮食。
据不完全统计,帝国历史上仅人王颁布的禁酒令便多达数百次。
然,数月前官署颁布的禁酒令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严苛的。
酿酒者,抓到即死刑。
贩酒者,抓到即死刑。
买酒者,抓到非死刑,但扔到矿山挖三年矿,三年后若侥幸没死在矿洞里,想来这辈子都不会再饮酒了。
在官署雷厉风行的见一个抓一个,绞死百余人后上到白发苍苍的老人下到刚回说话的小孩都深刻明白了这回的禁酒令有多认真。
学生更深刻。
大君写了一篇禁酒的酒诰加进了课本里,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倒背如流。
被迫背下了一篇长度可观的酒诰,就没谁不印象深刻。
感觉草履似乎有点破正低头查看草履的竹闻言道:“大君禁的是粮食酒,前面的村社酿的是乳酒,乳酒以牛羊马的乳发酵酿成,本身又是一种粮食,不在禁酒的范围。”
真全方位禁酒,必定民怨沸腾。
毕竟这年头不饮酒的人都是穷得买不起酒,不然多少都会小酌两盏,买得起酒却不饮酒的奇葩,这世上多半不存在。
这也是为何历史上会颁布那么多禁酒令的一个缘故。
颁布一段时间后便会迫于现实压力不得不废除,而一段时间有多长视颁布的掌控力而定。
竹推测这回大君应该是想长长久久的禁,禁个十年八年亦非不可能。
官署将粮食酒给禁死了的同时又鼓励民间酿乳酒。
有勇气以身试法的人不多,而且粮食酒本身又极贵,饮得起的人也不多,很多人酒瘾犯了都是小酌几盏乳酒,而辛原的原住民更是有拿乳酒当粮食充饥当干净水源解渴的传统。
官署颁布禁酒令便没受到多少阻力。
禁酒令搞得雷厉风行之时,乳酒行业也愈发红火。
竹细细的为学生们解释了下这些情况,虽然都是一群小萝卜头,最大的也只有五六岁,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从能走路起便要为家里干活,五六岁的孩子已不能当成什么都做不了的婴儿了。尤其这些孩子以后都是要经常为官署办事的,能写会算的人才哪里都缺,用起来自然不会分年纪。
虽如此,竹略微有些疑惑,总觉得最近半年官署征人愈发百无禁忌了,以前征人都是征的读完了一年的学生,这回连一年级都还没读完的学生都给征来帮忙了。
还有,和官署打交道时官署里很多以前认识的老胥吏都不知道被调哪去了,不仅每回都能见到新面孔,新面孔还一次比一次年轻。
走到村社门口时竹脚上的草履也磨破了,所幸出发时准备了一串草履,磨坏了便换一双。
换履时竹也看到了门口的车队,每一辆大车上都堆满了半人高的大木桶,不用打开都能闻到浓郁的乳香,委实是车队太长,估测车队送来的牛羊马乳不下三万斤。
因着共耕的缘故,村社很多都习惯以丘和里为单位一起合作搞得种地以外的副业。
大部分都是养牛羊马,这三样最赚钱,其次是养鸡豚狗彘等家畜,前者官署一直都是有多少收多少,后者则是人族就没有不馋肉的,不论养多少,本地就能消化掉。
竹便见过一个村社,专门养马,整个里只有一百余户人家,却养了三千多匹骏马。
也有另辟蹊跷什么都不养的,不论是牛羊马还是鸡豚狗彘都吃牧草,按人头申请了最高额度的土地,再向那些养鸡豚狗彘忙不过来又不想因为荒废土地导致土地被官署收回的村社租地,每天收割牧草,再将牧草卖给饲养家畜的村社。
这个村社显然更突出,经营的副业是乳酒。
竹换履时里正和里丞也看到了她,跑了过来和她打招呼。
这会儿会带着一群穿着校服的萝卜头跑到村社来也不难是要做什么。
竹同俩人寒叙了两句便直奔正题,官署让她来收税、清点人口以及检查丈量土地。
里正负责抓村社的民生,里丞负责税赋徭役等方面,互相监督与挟制,但真正收税的却不是里丞,而是税吏。
税吏人手不够,也为了培养孩童,竹此次便是带着一群萝卜头来干收税的事,了解一下收税的具体事宜,过个几年萝卜头们便能一个人负责这些了。
清点人口、检查丈量土地亦然。
这种模式所有人也都习惯了,里丞继续和车队打交道,里正开始带竹去检查账簿。
土地按亩征税,很简单,只要将土地给量一遍,再四处看看,确定没有藏起来的土地便可以计算需要收多少税。
虽然还是有做手脚的地方,但每次征税都会顺便丈量一遍土地清点一遍人口,足以杜绝大部分手脚。
商税能做手脚的地方更多,利润也更大,抓得也更紧,不仅里丞需要检查账簿并每个一段时间上报,税吏每回征税也要查一遍账,查完了还要将最后的总账抄一遍带回去,会有专门的税吏将与该村社有往来的村社的账进行对比,看是否对得上。
竹很熟练,不是第一回这么干了,但萝卜头们不熟练,哪怕平素在官序里数算学得很不错,但数算学得好和擅于查账是两回事,尤其是很多氓庶都不识字,记得账....税吏核对之前往往还得先将账册都无偿整理一遍。
竹教完了萝卜头们,再整理,再核对....天都黑透了。
里正邀请竹吃饭,被竹拒绝了。
官吏出差不准拿氓庶一针一线,为此,出发时官署给他们每个人都发了一大包干粮,足够吃到出差结束。
说是干粮,却不是硬邦邦的糗粮。
一来大人啃糗粮都啃得能崩牙,何况萝卜头们;二来糗粮是谷米做的食物,在无法种植谷米的辛原,谷米比肉更珍贵,官署再大方也不可能大方到这程度。
最重要的是,官署准备的干粮很丰盛。
一大袋做为主食的圆葱,几袋做为水兼食物的乳酒,一块乳酪,一只风干鸭。
竹只借了两个篾器和一把菜刀,剥了圆葱最外层的皮,再切开放在篾器里,众人自己取食。
一名学生啃着圆葱问竹:“我们以后经常要来做账吗?”
“是收税。”竹道。
“可我们一整天都在给他们做账。”萝卜头痛苦道。“他们为什么不好好记账把账记清楚?”
“不是所有人都和你们一样接受了官序的教育能写会算的。”竹道。
学生道:“小孩进官序,大人可以去夜序啊,虽然夜序收钱,但又不多,一枚铜锱可以学五天。”
辛国的铜锱购买力很高,但五天一枚铜锱的束脩,根本不够回本。
学生虽然不懂夜序有多赔钱,但不妨碍他理解夜序的便宜。
竹道:“夜序只在县里有,咱们今天走了一整天才到村社,你觉得村社里有几个人有时间跑到县里去上夜序?大部分农人一天不工作就可能饿死。”
能家家户户都无比自觉的将孩子给送官序里都还是辛筝杀人杀得太狠,让人深刻记住了孩子到了年龄不送去官序,父母会有什么下场。
但辛筝并未逼着父母跟着一起读书识字,一来是生计,二来是觉得自己年纪太大学不了,俗称懒,哪怕设了夜序,真正会去的人也不多。
白天劳累了一整天,大部分人只想趟床上一觉睡到天明,坚持去上夜序,并且保持精力认真听课....有这自制力的还能算普通人?
“那为什么不在乡和里办夜序?”学生还是不懂。
竹:“....人手不够,要当先生至少得能写会算,但封地里哪那么多能写会算的人?又到处都缺,你们自己就是例子,才读了几个月就被拉来帮忙了。”
学生一时无言。
竹想了想,又补充道:“有实在是不会记账记得一塌糊涂的,也有些是故意记得糊涂的。”
一群萝卜头不解的看着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