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3章 面试机会(2 / 2)

藏国 高月 1219 字 3个月前

韦皋躬身行一礼,“学生韦皋参见殿下,参见各位前辈。”

这时,一队报喜官骑马奔来,在众人面前勒住战马,为首官员张开喜报,高声念道:“汴州陈留县王经济,明经科第十七名,相州安阳县李遂,明经科三十一名.”

这可是进士科,只录取三十人,五百人才录取一人,让所有人都充满期待,当然,大部分人都知道进士科与自己无缘,试卷都有涂改或者错误。

韦皋侃侃而谈,他见计时香要结束了,他最后收尾道:“学生在考试中考虑不周全,主要就是没有考虑运输的多样性问题,就显得有些片面,深度不够,特做以上补充,学生回答完毕!”

韦皋看着桌上的一炷计时香,缓缓道:“水运的优势是运载量大,客船比较舒适,缺点是太慢,尤其对于水运不便的地方,那就要靠陆运,尤其是信函往来,要求速度快,更是需要陆地运输建设,一个是铺路,修建平整宽阔的唐直道为主干道,另外要大力发展邮递驿站,可以让送信人三百里换一次马,这样一封急信在三天内也能送到千里之外,我们马匹众多,更应该利用这个优势发展急脚快送业”

一名士子问道:“什么时候发大榜?”

接下来便是发榜,先是报榜,报喜官会赶往全城三十个客栈,每个士子在报名时都指定了所属的报喜客栈。

这个比例可不低啊!三十个客栈,平安客栈就占了一成。

报喜官又道:“大家不用沮丧,接下来还有科班出身大榜,能上榜,至少进县衙六房当文吏没有问题了。”

众人随即做出决议,批准了科举名单。

“下午就放榜了,吃完饭去齐王宫大门处看榜!”

“谢殿下!”韦皋在椅子上坐下。

计时香也随之结束了。

报喜官打开名单高声宣布道:“长安韦皋,喜得进士及第,福州莆田县蔡晖,进士第十九名,襄州襄阳县黄敬尧,进士第二十四名。”

报喜官一连念了七个名字,都是明经科中榜,中榜者激动得欢呼雀跃,没中榜的士子只得黯然伤神。

这个面试很有新意,实际上就是看士子有没有回去认真考虑水陆运输的问题,是真正的为朝廷出谋划策,还是只为了考试而考试?

韦皋连忙站起身,稳定一下情绪,快步向房间内走去。

客栈外一片欢腾,韦皋泪水忍不住流下来了,进士及第就是前十名,名次要经齐王面试后才最后排名。

“是苏惠,江夏府尹苏震兄长的孙子。”

齐王宫勤政务本楼内,中榜士子们都在休息等待。

苏惠心中难过,他还是强作笑颜道:“恭喜贤弟喜登前十。”

韦皋确实回去考虑过了,这几天他一直在想这道题,他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他沉吟一下道:“因为时间比较紧,学生答题考虑不够全面,过于强调水运优势,而没有考虑水陆并举,对驿站作用认识不足。”

韦皋的意思就是说,只要能上榜,内定就没有问题了。

苏惠心中叹口气,他是多么希望自己能考上进士,而不是靠科班出身入仕。

韦皋安慰他道:“下午去看看榜吧!相信你能上榜。”

李邺看了看他的卷子,便笑问道:“恭喜你得了九十五的高分,和另外三名士子并列第一,所扣五分,文学占两分,对策占三分,文学扣两分很正常,对策扣三分,主要是你阐述的深度不够,而且有些片面,实际上你被扣了八分,但你提出的冬季行船很有创意,所以又给你加了五分。

“第三十名是谁?”李邺问道。

韦皋连忙举起手,挤了出去,有士兵牵过一匹马。

韦皋起身行一礼,“学生告辞!”

他转身便匆匆去了,然后,接着是第七人进来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