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作者:史遇春</p>
中国最早的知名暴君之一,在我的印象中,当属殷纣王。这种印象,一方面来自于历史;一方面来自于《封神演义》这部小说的神奇精妙刻画。</p>
暴君之“暴”,往往是以行政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这种行政,包含了种种让民众难以忍受的政策、方针、行为以及由此造成的种种恶果。这种行政,有的粗糙、有的粗暴、有的□□裸地直接暴力,有强迫、有强权,有光怪陆离、有荒诞不经,有利令智昏、有权致心迷,有无法无天、有无恶不作,有自欺欺人、有不可一世,有贪污民脂民膏、有强争民权民利……</p>
按照以上对□□的总结看来,殷纣王之所以被冠以“暴君”的头衔,当然,最重要的明证还是他所施行的□□,这在历史与小说中都有记载与描述。</p>
□□的结果是什么呢?</p>
首先是民众被欺压,被奴役;而后是民众的极力忍耐;最后忍耐到无法再忍的时候,便是民众的暴发。于是,□□之后,就产生了暴民。也就是说,□□的结果是制造暴民,暴民是□□的必然产物。</p>
这里所讲的暴民,还可以做一个扩展,不仅仅局限于普通意义上的 “暴民(胡乱打砸抢烧的民众)”这个词。</p>
首先,所谓的暴民之“暴”,他是□□之后,民众情绪的一种暴发。无论是多善良的民众,在□□施虐之后,它的情绪暴发都有一个临界点,这个临界点,电影里面的台词说得很形象,就是“忍无可忍,无须再忍”的那一个时间点。</p>
当然,这种情绪的暴发,不同的时代,临界点不一样;不同的时代,也有不同的表现。</p>
我想,大体不过以下几种:</p>
奴隶时代,大家争的是性命,威胁到生命、群体受到死亡的威胁时,临界点就到了;</p>
封建时代,大家争的是生活,生活没有保障,群体没办法生活下去的时候,就是临界点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