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暴民(2 / 2)

尘境心影录 史遇春 1181 字 2022-12-20

后封建时代大家争的是权利,权利得不到保障,群体的权利被肆意践踏时,临界点就来了;</p>

真正的民主时代,大家争的是自由和尊严,没有自由,没有尊严,群体的人性和精神被桎梏、群体的尊严扫地的时候,临界点就到了。</p>

当某个时代的□□致使民众的情绪达到临界点之后,民众的情绪就会爆发,当然,这种爆发不是个体事件,它是一种群体反应。而且,必须提醒的是,这种情绪的爆发会传染,并且会弥漫到无限的群体。</p>

殷纣王牧野之所以败北,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士卒的临阵倒戈。依我看来,这临阵倒戈,就是民众对□□施虐的一种反叛,是长久累积的情绪在临界点的一个爆发。</p>

殷纣王之后,每一次朝代的更替,都有民众情绪爆发因素的助力。这是□□之后暴民第一个表现。</p>

其次,暴民之暴,最主要的表现,便是揭竿而起,烧杀抢掠,自立山头。这种行为,既是对□□的复仇,也是“受虐之后,也想虐人”的心理反照。□□的后果,一定是引起暴民对□□及其跟随者的暴力反扑。其结果如下:一是直接导致□□的颠覆,把□□集团送上黄泉路;二是虽未导致□□集团覆灭,但是加速了□□集团死亡的速度;三是旧□□集团的凋零与新□□集团的兴起;四是给所有已经建立、正在建立或者有心建立□□的集团一个警示,□□之后的暴民势不可挡,有可能将尔等全数送上绞刑架、断头台。</p>

另外,□□的恶果,还有一个,就是产生除以上而外的暴民习性。这种暴民习性,就是以恶制恶,破坏制度;不守法律,以暴易暴。</p>

中国的暴民习性,最有代表性的体现者,应该就是清人顾山贞《蜀记》中所描述的土匪、地痞加刽子手的张献忠。</p>

这个记载,我整理成文字发表过,也被少数的“农民起义英雄派”、道听途说的“仇清派”、人云亦云的“跟风派”谩骂过。骂就骂吧,我的原意本不是他们所认为的那样,他们硬要按自己的偏见与成见来曲解我的文字,我也没有办法。今天再提到这个话题,还要再补充与声明一下,我不歧视所有真正的“农民英雄”,但我反对任何以革命为借口的禽兽行径;我不赞同清政府,但我反对那种“对清史一无所知,而用‘腐败无能’四字简单概括一个朝代”式的轻率与浅薄;我不轻视任何社会的风潮,但我反对没有判断、没有思考的发烧式盲从。</p>

再说张献忠。后人虽然多有因《蜀记》的记载,而有为张献忠大报不平、极力开脱者。但是,作为史料的补充、或者更退一步说——就是把此书当作小说来看,它也为历史丰富了内容,也为□□之后暴民的习性做了一个形象的标注。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p>

历史一页一页会翻过去,□□之后,暴民会把□□集团涂炭得不可收拾,以孽还孽,听起来十分残忍,但是,历史血淋淋的现实就在眼前、无法否认。</p>

不管是正史、野史、还是其它的什么史,抒写它们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一些人淘旧的癖好,更重要的是它要给人类一个借鉴、给后来的当政者一个社会曾经的面向,让当政者在施政时有所警惕,在产生问题时能够惊醒;让民众面对历史时有所对照,走向未来时有些理智。</p>

从历史看,出来混,都是要还的!毫无顾忌的□□,必然会产生无法无天的暴民。暴民,是□□者制造出来的屠杀自己的刽子手、埋葬自己的掘墓人。</p>(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网址: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