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侠之大者(1 / 2)

尘沦 一见绾倾心 1677 字 2022-12-28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周文想了许久,回答道。“哦,此话怎讲?”唐青枫突然面带笑意。“一个人一旦拥有了力量,就会有野心。而侠之一字,又令古时众多英雄豪杰为之趋名逐利,却又往往只会大谈特谈义之一字。以为有了义气,就可以无所不能,天下之大尽可去之。只是从秦朝开始,每一代皇权、皇朝的更替,都不会改变的政治就是愚民之策,他们总是容易被鼓动,天真的向往侠士的美好,同样也是不甘心种一辈子田地的命运。”

“其实武侠更多的反映是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吧!是他们对强权压迫的不甘。在我的印象里,是很多人通过另一种方式来满足自我的东西。”周文这么总结道。唐青枫脸上的笑意更浓了,“你如此评价武侠我们先不探讨是对是错,只不过我想让你回答的问题并不是武侠的世界好不好,而是你认为武侠之中的武学是否存在?”

周文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是我,回错了意么?”“这是自然,不过你这么谈论武侠,让我想起了一个人曾经回答我一个问题的时候也说了类似的话语。”唐青枫突然想起了什么,挥舞着折扇在手上转了好几圈。“说了什么?”

“当时我问他,如果你回到古时的武侠时代,你会是什么样的一个人?他告诉了我八个字,‘侠之大者,是谓刺客’。我当时就觉得我跟他应该就是一类人吧,只是……”唐青枫说着说着,就感受到了身后好像有一双眼睛在瞪着他。不用回头,唐青枫也知道那双眼睛肯定就是李红渠,赶忙住了嘴,不在多说。

琯琯也是忍不住笑了一声,这一笑,李红渠也不太好意思继续瞪着唐青枫了。芒刺在背的感觉消失了,这让唐青枫也是暗暗松了一口气。“这句话的意思?”周文并没有办法将侠士与刺客两种不同意义的职业联系在一起。在周文看来,侠者,光明正大也,做行侠仗义,劫富济贫之事。而刺客,月黑风高,行杀人之事,干的都是见不得光的事情。这二者,从何联系在一起?

“侠之大者,是谓刺客。这句话出自司马迁的《史记》中的《刺客列传》,而在这一转中,一共列举了五个刺客——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荆轲刺秦之事人人皆知,而这五人之中第二有名的就得说到鱼肠剑。”听到鱼肠剑,周文想起来了专诸腹中藏剑刺杀吴王的故事。“说到豫让,现在大家都知道女为悦己者容这句话,但是这句话的前一句呢?士为知己者死。你可还记得那个为好友报仇策划了三次刺杀,最终请求对方脱下衣服给他刺上几剑算是为友报仇的故事?”唐青枫总是粗略一提,幸好周文却也能想起来这些小时曾经看过的故事。

“为了一句承诺,可以赴汤蹈火,付出性命亦在所不惜。这就是荆轲的真实写照。然而这就是侠之大的真正含义吗?后来金庸先生曾借《神雕侠侣》有过一段关于侠之大的论述:郭靖带着杨过镇守襄阳的时候,曾告诉杨过,‘江湖上说我行侠仗义,称我为郭大侠。但这只是小侠,称不上大侠,你比我聪明得多,以后定能够成就更大的事业。只需心中谨记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我并非是说金庸先生说为国为民方为侠之大就是对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答案,我们年少时也都做过武侠梦,那么对错不言而喻,也无关痛痒。”唐青枫说道。周文听罢,心中已有答案。“那当初回答唐师兄问题的那个人是谁?我想认识认识他。”唐青枫摇摇扇子:“他叫做东树,不用我说,你以后应该也会认识他的。”“诶,为什么?”“佛曰:不可说。”唐青枫卖起了关子。

“好了,回归正题。绾绾,你认为武侠是真的存在吗?”唐青枫将扇子合上。“嗯,飞檐走壁,身轻如燕,缩骨神功,九阴真经,降龙十八掌,武林至尊,屠龙宝刀……”听着琯琯越说越离谱,众人都忍不住笑出声来。“怎么就搞得越说越偏题了呢?”唐青枫拿扇子拍了拍脑袋,感觉有些头疼。

“其实这一次唐青枫带你们来这里,就是看看你们愿不愿意走回武侠的路子。”李红渠在一旁看不下去了,便很干脆地把此行的目的告诉了周文和琯琯。“武侠小说里的东西,真的是存在吗?”周文觉得有些难以置信,琯琯则在一旁低头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