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侠之大者(2 / 2)

尘沦 一见绾倾心 1677 字 2022-12-28

“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武侠中的功夫是存在的。当年孙中山总理建立国术学院,想汇集天下武学,虽是声势浩大,反响深远。但事实上相应的不过是当时武学世家的十之三四,只是后来战火蔓延到了整个中国,许多武学世家都消亡了。但是保存下来的火种大多并没有熄灭,他们一直存在,像蜇龙沉眠一般积蓄力量,等着有朝一日再次归来。”“为什么听起来像是大反派暗地里努力提升自我,最后跳出来要毁灭世界的套路?”周文很不合时宜地提出来一个错误的问题。

唐青枫很直接的跳过了这个问题。“可能我们都一直认为武侠之中描写的武学功夫太过神奇,什么乾坤大挪移,一阳指都根本不可能存在。但是当我们接触国术之后,同样也是为它的神奇所折服,后来当我们自身达到这个境界的时候,就自然而然的接受了它。只是现在很多人都忘记了,没有过去的武侠,哪有现在的国术?”

“自然,真正的武侠肯定是没有武侠小说之中或是电影之中那样神奇。但是其真正的体系却是确确实实存在的,真气,内功就是真真实实的。并不是被虚构而成,我们学习国术的人,总是会先入为主,以为心急火燎之元气,暗劲之气便是武侠之中真气的原型。其实不然,我们都是进入了思维误区。”

“真元之气,由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结合而成。道教谓为“性命双修”所得之气。气便是武学内功之基础,最早是道家所传养神炼丹之法。宋朝开始,道家丹道没落,一些道士将羽化成仙之法简化形成武学内功,自成一派。其中最杰出的便是武当派太极拳张三丰,相传他整整活了一百九十多岁,历经宋、元、明三个朝代。这便是最早的武侠体系。”

“在1932年之时,一个叫做李寿民的人,写下了一本叫做《蜀山剑侠传》的小说。将古代传说中的神话、志怪、剑仙、武侠融合于一体,创作出繁盛的武侠小说,开一代先河。严格意义上来说,李寿民所写之武侠,其实应该算是仙侠。不过,这也是第一次将内功放到台上供世人所知,不仅如此,他将内外两家功夫也是一并分离和完善。”

“只可惜,他没有能逃过文革,最终被批判至死。后来港台作家金庸等人开始接过李寿民的旗帜,深化他的内功‘学说’,并开始创立各种武林门派,由此,李寿民创立的这种小说流派发展壮大,这才成为后来为大陆津津乐道的‘武侠小说’。又或许是成也小说,败也小说。武侠通过小说向世人展现了过去华夏人民的简单、努力和追求,却也让人们越发觉得真正的武侠根本不可能存在。”

“其实武侠一直都存在,一直都存在你我的身边。”唐青枫面带深意。“唐师兄,你是说那天的,神武门门主释楼云?”琯琯突然开口问道。“你怎么会认为释楼云就是武侠现世的传承者之一?”一名老者从远处走来,看样子他是唐家在天机宫的驻扎人之一。“因为他的那一招化气为风按照我们的国术理念是根本行不通的,还有就是后来飞雪跟他的对话。飞雪说他是旁门左道,而他却说国术一脉越来越堕落。那么他肯定就不是学国术的。”琯琯的语气非常确定。

“你说的没错,神武门这一事给我们提了一个醒,也许那些当初沉寂的武侠古武已经不甘寂寞了。”老人走上前来,对唐青枫微微一拜,唐青枫朝他点点头。“您来了,诸葛长老。”“那这难道不是好事吗?国术、武侠本是一家,一同发展不好么?”周文问道。

“这事只怕艰难,当初古武一脉本就认为国术一脉为了明哲保身抛弃祖训。而此时若是有和好之意便不会想如今这般屡屡试探,恐怕他们的心思是一山容不得二虎,想要证明谁才是正统才是真。”诸葛长老面露忧色,摇了摇头。“那让我们来走武侠的路子?”“我们唐家在天机宫找到了一些还未毁去的武学秘籍,然而对于我们这些年级大了的人来说经脉早已定型,根本无法转而修炼。所以唐家主选了你俩来试一试,也好集两脉之力博采众长,融会贯通。若是未来两脉斗争已成定局,现在我们做的也是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所以唐师兄是希望我俩放弃国术,转修古武,从头来过?”周文询问。良久,唐青枫才开口:“正是如此!”(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