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最好的礼物(2 / 2)

冲囍 桂仁 1533 字 5个月前

别说是他,连章清亭看得心下都赞叹不已。这份礼物当真是别出心裁,又情真意切。看着自家相公在其中挺直的背影和受人尊敬的无数目光,她觉得,赵成材当初要办学堂这条路子还真是走对了。一个家里,需要有人赚钱来安身立命,但也要有人甘于付出,做些这样留名不得利的事情,如此才能真正受世人尊敬,又不用委屈自己。

晚上归家,赵成材摸摸脸,纳闷不已,“你今天老看着我干嘛?”

章清亭挑眉逗趣,“看你生得美呀。”

赵成材翻个白眼,却给逗笑了,“有件正经事,找你商量呢。”

原来上回听丁老汉说起有些家里离得远的学生上学多有不便,赵成材便留了心,回去跟几个夫子商量了下,在学生当中做了个调查,原来竟有超过五成的学生上学路上就要花费一个时辰以上,还有三成也得半个时辰,只有不到两成的学生住在周边。有些家境好的,便搭伙雇车,可大部分家境不好的,就只能起早贪黑地赶路了。若是赶上下雨下雪,那就更加吃力。

赵成材便出了个主意,“我们也不想平白增添乡亲们的负担,大伙儿已经捐不少钱了,没的老是麻烦大家。便想找些人家出几辆马车,分几个主要方向接送。也不用一一送到家,就从学校沿着主要路段,跑一程就行,做学生的也该吃点苦,不能太娇惯。”

听及此,章清亭已经明白了,“这又是要我出人出力吧。”

赵成材嘿嘿一笑,“这一开始也不好去找人说,鸿文说他家可以出一辆,咱们家那辆车当然得留着你用,只能不能再匀出两匹马来,套一个拖粮草的平板车就行。咱们先把最远的地方解决掉,要是有其他乡亲们看了,自己愿意驾车来帮忙的,那就最好了。”

章清亭想了想,“既然要做,那就做好,免得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反而影响不好,你既是书院的老师,那咱们家还有什么可说的?自然就跑最远的那条路吧,你们明儿上课时说一声,中午我就让保柱套了车回,以后这事就交给他了。”

“多谢娘子大力支持!”赵成材装模作样给她行了个礼,又悄悄嘱咐,“你到时在马车上挂上咱们家的标志,就是做了好事也得让人知道才好!”

“你还是君子么?这么点小恩小惠还惦记着让人回报啊?”

赵成材呵呵一笑,“君子?君子也要吃饭做人,不食烟火的君子那可活不长,别说我了,就鸿文也打的这主意呢!”

“一丘之貉!”章清亭翻了个白眼,故作鄙夷,心内却很赞成。本来就是么?成天跑来跑去的,若是不求利,至少得让大家念个好吧。

一家人听了,也很支持,张发财还道:“那以后早晚我跟着一起去,带着这么多孩子呢,若是路上有什么事,多一个人也好照应。”

行啊,章清亭心想,有爹那张老脸往前一搁,乡亲们一看就知道自己家出的力了,也是给老张家积积口碑,大好。

从次日起,果然就有两辆马车开始接送,李鸿文还特意带来两块在家赶制的木牌,上书大大的“学”字,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书院给孩子们用的马车。至于自己家的名号,斗大的李字早写在了车棚的另一边。

章清亭派来的平板车没棚挂字,赵成材想想不甘心,便把那“学”字马牌挂一只马脖子上,另一面写上个“张”字,才高高兴兴打发保柱和岳父走了。

马车有限,只能先接送家住得最远的孩子,书院门口也贴出了招募告示,没几天,来报名的人就把学堂门槛都踏破了。不仅有些大户人家,有些乡亲只要顺路的,以后都会按上下学时间,主动停在路口帮忙捎几个孩子。这可大大的激发起了更多的求学热情,有不少远地方的家长,也在商议着等书院再招生时,就把孩子给送来念书。

贺玉堂一家子都出去了,待回来,那名额早给挤爆了,他特意来埋怨了赵成材两口子,“这样的好事怎么不给我家先报个信?说什么我们家也得出两辆车呀?”

赵成材跺足,“谁知乡亲们就这么热情?你也甭着急,也许时间长了,有些人家不再方便接送,那时我肯定第一个通知你们家来替补,行么?”

“这还差不多。”有他这句话,贺玉堂才算满意,又告诉他个好消息,“永和镇的铺子已经帮你们打听到一家了,从前是卖小百货的,店面还算干净,正好下个月到期。那房东我刚好认得,就替你们下了订,你们看什么时候方便,拿我帖子上门找他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