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5 章(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蜀葵见贾敏自打出来,便是一副神不守思的模样,便冲着王嬷嬷直使眼神,王嬷嬷拍了拍她,轻轻咳了咳,开口询问道:“太太,可是有什么不妥?”

贾敏被她一惊,回过神来,见众人都是一副忧心的模样,不由得噗嗤一笑,道:“不过一时想起些旧事罢了,咱们家这档子破事已经过去了,更没有什么不妥,相反,我们以后在宫里还多了一个援助呢。”

这个郑平安,当真是个妙人呢,只是以他的权势地位,今日到底为何做出此举呢?要知道,朝堂上便是太子皇子、一品官员也都不敢得罪了这位圣人的心腹呢。

林家的这场风风雨雨,终于谢幕了。正如王嬷嬷所言,有今上这个九五之尊坐镇,旁人再不敢说一句话。那些人精子个顶个的都是消息灵通之人,得知圣人召见贾敏,一个个倒也行动迅速,喝寿酒的,娶媳嫁女的,生儿生孙的,一张张帖子便送到了林府。有前次甄府为难之时的情况在前,连几个丫头对于这次的世态炎凉皆安之若素,倒让旁人又高看了贾敏几眼。

今上是一个相当果断坚毅之人,既拿定了主意,便没有再犹豫不决。

贾珍的那点子破事儿很快就被真实地,完整的揭露了出来。本朝对于通奸素有定论,贾珍与那段氏原系叔嫂,份属亲戚,虽说贾玥早已亡故,并无苦主,可也不影响判决。故此双双下了狱,杖责流放。

至于下毒之事,则是香薰背了黑锅,香薰因手脚不干净,被冯氏责骂过,更要撵了出去,故而心怀不满,一时冲动,下了狠手,又因怕连家人,所以才推罪到贾敏身上。这话儿不管众人信不信,反正贾敏是不信的,但是皇帝想保全儿子,便只能此女背锅了。

那段氏原系弱流女子,细皮嫩肉的,何况又有上面主子们示意,不过区区几十杖子,已然毙命。

而贾珍虽然熬过了一百大板,却也在刑责后不过数日便呜呼哀哉,根本没来得及等到流放。

而贾敬更是摊上一个管家不严,有悖人伦的罪名。虽然有太子极力周旋,说段氏不过是丫鬟婢女,并非是贾家明媒正娶的儿媳,奈何今上毫不留情,世袭的爵位一下子被撸成了四品奉恩将军,说起来到底看在了贾代化的面子上,不然便是阖家贬为庶民也不过分。

如此内忧外患,不说何氏大病了一场,便是贾敬也在几天内苍老了十几岁。

宁国府不得不摘下了门前自从开府便一直悬挂着的、用泥金书写着敕造宁国府的黑色大漆匾额,门前的两只大狮子也不见了踪影,又将三间兽头大门及其他违制之处也一一改了去,顿时退出了京城一流世家的圈子。

贾敏心中暗思道,降爵位也许对于宁国府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退出了这场变化诡谲,风云际会的夺嫡之战,不需要再像原著那般落到抄家处斩流放的地步,即使一时不得不退出了朝堂,可若能好好教养子孙,也许反而是一件好事。

如今贾珍已死,自然不会再有秦可卿悬吊天香楼之事,造衅开端首在宁。

偏离了红楼梦的剧情,尤氏自然也不会再嫁入贾家,贾珍、贾蓉、贾琏也不会再与尤二姐、尤三姐纠缠不清。虽然不知道尤氏三姐妹如今身在何处,想必会比原著上香消玉殒要来得好一些。

再说如今宁国府虽然倒了,这话也不是很正确,宁国府只不过是比原先贾珍袭爵时多降了一级罢了,却保住了阖家姓命,死的不过是一个贾珍。

纵使贾敏这个现代人觉得贾珍通奸不至于送命,可也不得不承认,这对于宁国府,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

只是贾敏如此作想,未免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疼,宁国府可不知道自家的结局原本会更惨,会一败涂地,再无翻身之地。

贾珍之死,贾敬降爵,宁国府,应该说是贾家一族上下人等多多少少对贾敏这个全身而退的人都起了一些怨恨之心。能自家全身而退,为啥不拉扯一把娘家,为什么不能在皇帝面前多说几句好话?

贾敏在尝试了几次之后,也便放弃了。她心中了然,怨恨一时是无法泯灭的,便是迁怒到自己身上,也是人之常情。随着时间流逝,这些狗皮倒灶的事情都会渐渐淡去,又何必急于一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