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送盐(2 / 2)

说完,杨光仁又要向夏阳下拜。夏阳扶起他,带他来到门外,见到牛车上面放得都是盐,杨光仁两眼放光。

“这些盐够了吗?”

“够了,够了。”

杨光仁大喜,着人四处通知潞州百姓领盐。许久因为没盐不知道菜味的百姓,聚集在刺史府门前,排队领取食盐。

与益州百姓的疯抢不一样,他们能排好队,足见其教养要比益州好得多。

夏阳拉着杨光仁来到府内:“杨大人,实不相瞒,我此次除了送盐,还有一件事情需要拜托你。”

杨光仁对夏阳极是恭敬:“夏将军,你对潞州有再造之恩,有什么事你尽管说,千万别说拜托不拜托。”

“是这个样子的,益州城刚挺过大饥荒,益州百姓不知礼节,我想在潞州物色一位教书先生,还请杨大人给我指点一位博学大儒。”

杨光仁摸着胡子想了一会儿:“夏将军,你还别说,潞州还真得有一位教书先生,其人放浪形骸,嘴里经常说孔子不过是一介腐儒,教出来的学生没有任何骨气。我把他推荐给你。”

如地青莲游历鲁州时,就做过《讽鲁儒》的名篇,越是有自己见地的人,越是不会与时人苟同。敢指摘孔子的不是,足见其有能力。

夏阳心下大喜,杨光仁着人去请这位先生。

结果,那人不大一会儿回来,带回一句话:“刺史有事找我,又不是我要找刺史。还请他来见我。”

杨光仁尴尬一笑:“我倒忘了,他脾气大得很。夏将军不可在意,我去亲自与他说这件事。”

夏阳起身:“既是我有事找他,当然我也得去。”

两人同时哈哈大笑,着了便装,去向大儒的住处。一路上,柳枝荫荫,鸟语花香,景色宜人。

路上,夏阳得知这位大儒的名字叫做张宗臣,住处极是富贵。

门开着,进入院子之后,书僮告诉他们:“先生正在休息,睡醒了之后,自会与你们相见。”

杨光仁大怒:“我乃潞州刺史,与我一起的乃是益州刺史。快去叫你们先生起来。”

书僮不软不硬地反驳:“这里没有刺史。如果两位等得实在不耐烦,还有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快说!”杨光仁迫不急待地道。

书僮不慌不忙地带他们来到一幅白纸前,上面写着一句话: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如果两位能补上后半句的话,家师自然会醒来。”

杨光仁是进士出身,饱读诗书,这种文体叫做排句,起源于六朝骈文。目的是在练习骈文的写作。

上半句意境优美,不乏哲思,捻着颌下的胡须,苦思冥想,走来走去,仍是没有办法想出下半句话来。

抬头一看,夏阳磨墨完毕,对方写字用得是娇龙体,夏阳则用浮云体,连字体都能相互呼应。

青山原不老,因雪白头。

书僮长年跟着张宗臣,受到张宗臣的熏陶,对于骈文的排句有一定的鉴赏。自从三年前,张宗臣写下上半句话,直到现在还没有想出下半句。

夏阳信手一书,平仄相对,哲思悠远,难得至极。

喜欢带着手机回大唐请大家收藏:()带着手机回大唐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