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离开大沽口南下(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大明崇祯十七年七月一日,宜远行。

大沽口水师码头站满了大沽口所有能来送行的人,除了巡逻、站哨官兵以外的所有的人。

天津卫的巡抚一众官员及抚标家丁、李岩、红娘子及其属下、勇卫营二师(满员、含新营)官兵、部分天津水师、沈廷扬部部分留守人员、勋贵们部分留守家丁等,约三万二千人,齐齐站在码头后面的广场上,来送行即将南下凤阳府登基的大明太子朱慈烺。

军舰缓缓地离开码头,朱慈烺站在北海水师旗舰上向岸上的人群挥手道别。

“恭祝新皇此行顺利、期盼吾皇早日北伐!”

炸雷般的声音传来,把朱慈烺吓了一跳,他转脸看看苏观生,苏观生满脸诡秘、鸡贼一样的笑容,显然这是臣子们早就谋划好的,苏观生是个直臣啊,从脸色上能看出一切……。

在送行的人群中,最虔诚的当是筑城的建筑兵们,也就是那些工匠们。

前几日,在巡视新城建筑进度时,他与工匠谈话,无意间说到如何更快地筑城时,他说到以水泥与小石子、沙子混合、以竹子为筋,浇筑大块水泥板可大幅降低筑城制砖时间。

建筑兵们如获至宝,立刻试验,得到的结果让所有建筑兵们喜出望外,并且他们自己以此推导,又推论出以此法可浇筑水泥柱、水泥承重梁,若是用钢条、铁条替换掉竹子,多么高的高楼大厦,那也能盖起来了!

还真别说,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这已经接近现代建筑技术了。

得此结果,建筑兵们立马觉得朱慈烺一定是获得了鲁班祖师爷真传,否则如何会这么高深的技巧……。于是,全体建筑兵立马跪了……。

那一刻,给了朱慈烺极深的印象,也让他深深感受到自己肩膀上的重担,中兴大明,朕绝不辜负你们……。

直到旗舰远去看不见了,岸上的人群才逐渐散去。朱慈烺回到自己座舱,李若琏已在舱内等他。

李若琏被朱慈烺任命为勇卫三师师长、兼登莱总兵,驻防登州,这次来大沽口,是专门接驾去登州的。所以朱慈烺就利用这段时间和从登州过来的李若琏说话,李若琏向朱慈烺汇报登州那边的情况。

“千岁爷,登州府城现在已经在臣的勇卫三师将士牢牢控制之下了,那可真是易守难攻的坚城啊!

周长九里,高三丈五尺,厚二丈,城墙用青砖包裹夯土而成,非常坚固!

登州有七座城门,其中旱门四座,水门四座。府城之外还有水城,水城比府城更加坚固,城内有海港,可以泊舟数十艘,还船场、打铁场和兵营。

水城之侧还有丹涯山和蓬莱阁,丹涯山三面临海,一面紧挨着水城,山势不高,却极为陡峭,稍加改造,就是万夫莫开之险。千岁爷,登莱巡抚曾化龙和臣都觉得大沽口这边不大牢靠,以后,千岁爷北上,还是在登州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