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随随便便的能想出一个很好的创意来。
更何况还是一些以前根本就没把这些所谓的技术创新当回事,完全搞日积月累的经验去改进工艺的古人们。
因而,朱慈烺写的小册子和“百科全书”内容,就成了最大的技术创新的灵感源泉。
这也是很多人都想来听朱慈烺亲自授课的原因,因为太子每抛出一个新的事物,就意味着一个新的发财机会。如果你听懂了或者记住了,且回去后做了实验或者感觉自己能够实现陛下所说的设想,你就可以写折子申请了。等工部和皇家军械研究院或者皇家工程院的官员们合计你这个项目需要多少钱后就会给你发通知并提前发放你一半的资金。
扯远了,继续说“占房”。
“占房”的意思,就是把拿北京户口的汉人统统赶走——现在老老实实投降,然后是阖城的汉人百姓统统被撵走,为八旗大爷腾房子!
历史上这个政策就叫“占房”,是大清入关后六大弊政之一——说是弊政,其实也是大清得以迅速在北京城站稳脚跟的关键,当然了,这个政策在后来也成为清朝衰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八旗天兵变成了北京小市民,而且城市化后人口出生率又下降,再后来汇聚在北京的八旗大爷,又成了各种列强的人质,只要北京一受到威胁,大清国就爽快掏钱割地!
朱慈烺开始讲解,“打仗,打的是什么?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而综合实力包括了人口、经济、军队、先进技术等等方面……。”
现在,顺、明、清三家的争霸,其实也是个经济学问题:
大清之所以能胜利,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大清通过八旗系统直接掌握的土地、人口、财富(包括粮食和银子),已经远远超过了大明和大顺两家。虽然八旗兵抢人抢东西的本事比李自成的大顺军还厉害,可是人家从来都没忽视过对人口土地的牢固掌握!
而现在,大清这边直接掌握的关内、关外的土地(已开发的农地)怎么都有四五千万亩,人口怎么也有几百万.而且大清现在正是最凶狠的时候,如果有必要清王朝还会圈占更多的土地,将更多的汉人变成旗奴、佃户或是编入八旗和绿营。所以大清国绝对不是什么容易打败的敌人!
在大明这边,朱慈烺当然没有多尔衮那么狠,但是大明东南的资源多啊,他也不需要压榨得太凶,就能得到足以对抗清朝的土地、人口和财富!
实际上,他早就盘算,满清的占房政策,只要他一实行,北京户口的人立马就会向南跑,所以,他才吩咐大沽和登州两地,来了难民统统收留,向南疏散……。
而只要他到了凤阳府,朱慈烺也就有了基本盘,再加先进技术武装起来的军队,东南的商人士大夫就得乖乖交税了。而在他手里没有一个齐装满员的勇卫一师之前,南京是万万不可去的,去了给那些勋贵作傀儡吗?
在这三方之中,目前处境最艰,占据的地盘最烂的李自成,如果还妄想什么仁政,什么免赋,不能狠下心把陕西的土地人口夺在手里,那么他的败亡也就指日可待了。
……
喜欢大明最后一个狠人请大家收藏:()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