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选举天可汗一(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下面我们来说说孙大帅。

三个月前,孙传庭就率领六万大军赶路去哈拉和林了。他去哈拉和林干什么?当然是为了重新选举蒙古大汗了。选举谁当大汗呢?那肯定得是我大明皇帝朱慈烺。

蒙古大汗,可不是谁说当就能当上的,也不是能靠大明皇帝的一旨诏书就能封的,必须照着蒙古的传统,在哈拉和林开库里台大会,由蒙古各部的首领推举,才能当上大汗的。

而朱慈烺要当的还不是一般的可汗,朱皇帝准备效仿李世民当天可汗,当大蒙古的天可汗!

明代末年,我国北方蒙古族以大漠为中心,分为三大部分。

在大漠以南各部称为漠南蒙古,属于这部分的有:科尔沁(大清铁杆、被孙应元在上次攻克盛京皇宫之时,打得元气大伤)、札赉特、杜尔伯特、巴林、札噜特、奈曼、喀尔喀、茂明安、乌拉特、喀喇沁、乌珠穆沁、察哈尔、土默特(被黄得功灭了)、鄂尔多斯等部。他们的分布地区“东接盛京、黑龙江,西接伊犁东路,南至长城,北逾绝漠,袤延万余里。”

大漠以北,称为喀尔喀蒙古,其属有车臣汗、土谢图汗、三音诺颜、札萨克图汗等部,分布地区,“东至黑龙江呼伦贝尔城(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南至瀚海,西至阿尔台山 (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北至俄罗斯”。

大漠以西各部称为漠西蒙古,即卫拉特蒙古,属于此部分的有准噶尔部、和硕特部、土尔扈特部、杜尔伯特部、辉特部。其分布地区东自阿尔泰山,西至伊犁河流域。

上述蒙古各部大多逐水草而居,从事游牧的畜牧业经济,政治上处于互不统属的状况。

各部落封建主之间,为了掠夺牲畜、土地和财产、争夺统治地位,常常发生矛盾,互相杀戮、征伐,他们为了凭借后金政权实力的支持,保护自己,壮大自己,免于为对方所统治和奴役,16世纪起就纷纷和后金政权建立联系。

而库里台大会,某种程度上来说应该可以算作蒙古的最高权力机构,因为它不仅可以决定军事行动,更能选举大汗。

当然,它也能决定其他大事,譬如在元代时期,还能决定宗王的废立。

而库里台大会的与会者也与中原的类似制度不同,“后妃、宗王、亲戚、大臣、将帅、百执事及四方朝附者咸在”。

瞧瞧人家蒙古,后妃可是一贯可以光明正大参政的,先进得让几百年后的某些政治家都为之汗颜。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制度,所以蒙古既出现了如满都海那样的政治女强人,也出现过乃马真后那样的废物女摄政。

事实上,库里台大会也曾经有过一段“落寞期”,就是在元代还占据着中原的时期,库里台大会的作用曾经被大幅削弱。

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库里台大会本身是一种“选举君主制”,是大蒙古国贵族分封结构的产物,它具有把分散独立的封地贵族聚结到一个统一的共同体内来的社会功能。

然而元代政治控制的方式是由自上而下的中央集权的皇权——官僚体制来实现的,如此一来,库里台制度就失去了它在草原时期的功能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