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首映后的好莱坞电影集体热评(2 / 2)

导演万岁 张云 3980 字 2个月前

“这样的一部电影,我已经无话可说。不是因为它的精彩,而是因为它让我如同嚼着一根蜡烛,根本没有品味到任何的甘甜和苦涩。”

说实话,卓别林的这部《黑海盗》得到了这样的评价,实在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因为在我的印象中,这部电影虽然不是什么太杰出的电影,但是也不至于如此不济吧。怎么着卓别林在电影的拍摄上还是有一定水平的,加上首次采用红绿双色彩色胶片这种新技术,这部电影应该比一般的电影多了一个优势,要不然卓别林也不会整天得意洋洋地向人炫耀他的这部电影的呀。

如此看来,是这个家伙真的太把自己当回事了,或者说他太想夺回曾经属于他的那些光荣和称赞了,有了这种心态,必然使得他在拍摄电影的时候,眼高手低一心想把电影的双色彩色技术表现好,反而忽视了电影的真正的东西。

可以想象,卓别林看到这样的报道,心裏会有什么样的想法。也可以相像,如果这部电影再次失败的话,对已经摇摇欲坠的联美公司意味着什么。不过这些,已经不是我操心的问题。

这十一部电影中,除了《好莱坞故事》之外,得到赞扬声最多的,恐怕要属,米高梅公司西席·地密尔导演的《伏尔加船夫》了。

“经历了《华盛顿》带来的低潮之后,我们看到那个我们熟悉的西席·地密尔回来了。《伏尔加船夫》带有西席·地密尔一贯的杰出风格,紧凑、深刻、华丽、赏心悦目,西席·地密尔不愧是好莱坞一流导演,他对镜头的运用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这部电影,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彻彻底底的地密尔风格!彻彻底底的米高梅风格!彻彻底底地征服了我们的心!精彩!”

“看来经过了《华盛顿》的失误之后,西席·地密尔学乖了,他知道自己把握不了宏大的题材,他最拿手的还是爱情片和小场面室内剧,《伏尔加船夫》是精湛的,也是用心的,我们可以看到在风格上这部电影明显地受到了安德烈·柯里昂先生一系列电影的影响,确切地说,这是部模仿学习之作,但是相当不错。”

西席·地密尔本来就很有水平,这次又是在吃过了《华盛顿》的苦头之后老老实实地回到了自己熟悉的领域内,因此无论是在题材的把握上还是在态度上,西席·地密尔都是一丝不扣的,加上马尔斯科洛夫的鼎立支持和米高梅庞大的宣传、院线放映,他想不成功都难。

看来马尔斯科洛夫这回要高兴了,在《华盛顿》带来的底迷之后,这个老家伙一直就憋了一肚子的气,如今,也算是扬眉吐气了一把。

对于我来说,这些或褒扬或批评的意见并不重要,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殊爱好,同样的一部电影,有可能有人说它好,有人说他坏,但是值得肯定的是,这些评论往往会代表了最后观众的集体意见,一旦一部电影在首映之后就被判了死刑,那么等待它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

相对于《洛杉矶时报》的全面细致的综合报道,《洛杉矶论坛报》就显得有的放矢,这份报纸关心的不是所有电影,而是其中的影响力巨大的电影。

首先是《好莱坞故事》。在这期报纸的头版上,接连放置了五张图片,最低下的三张,是《杀人鳄鱼潭》、《帝国旅馆》以及还没有放映的《日出》的海报,而被放置在报纸最显着的位置上的,则是《勇敢的心》和《好莱坞故事》的海报。

照片的下面,是特粗的标题:“第一届哈维奖——梦工厂的专场颁奖典礼?”

主编利莫尔亲自写道:“随着《好莱坞故事》的首映,本年度梦工厂计划内的五部电影除了《日出》正在拍摄之外,已经全部和观众见面了,可以说,这五部电影,是极有可能同时进入第一届哈维奖入围名单了,如果再算上《末路狂花》和由格里菲斯指导的电影《凯撒大帝》的话,1926年的第一届哈维奖颁奖典礼,会不会成为梦工厂的内部庆祝晚会?!不管怎么说,随着昨晚32部电影齐齐推出,以及现在的反响来看,形式新颖内容精彩的《好莱坞故事》已经彻底压倒了其他的电影成为最大的赢家,毫无疑问,安德烈·柯里昂的这部新作,和他先前的《勇敢的心》将成为第一届哈维奖上最重量级的电影。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我很乐意看到最佳导演是在《勇敢的心》的导演安德烈·柯里昂和《好莱坞故事》的导演安德烈·柯里昂之间产生,我也乐意看到最佳影片是在梦工厂的《勇敢的心》和梦工厂的《好莱坞故事》之间角逐产生,如果这是真的话,我想那个场面一定很好看。”

接下来,无非又是一连串的针对《好莱坞故事》的评论文章,有斯特劳亨的,也有金·维多的,也有很多其他电影人,说得内容也都是一片溢美之词。不过其中的一个人的名字,让我目瞪口呆。

这篇文章这样写道:“确切地说,我很讨厌《好莱坞故事》!因为在昨晚,它骗取了我足足十五年的眼泪,让我这样一个年过五十的人跳舞跳得脚肿得像猪蹄!更要命的是,我的嗓子现在已经哑了,而等待我的还有一系列的重大会议!”

“确切地说,我很喜欢《好莱坞故事》。我在这部电影里,看到了真情和光明,也在歌舞中学会了感动。对于一个年过五十什么事情都经历过内心早已麻木的人来说,有什么能比感动更珍贵的呢。”

“确切地说,安德烈·柯里昂先生是当之无愧的好莱坞电影大师,虽然他只有二十多岁,但是他的电影却已经反映了人世百态。随着《好莱坞故事》的诞生,电影史上又多了一种新兴的朝气蓬勃的电影类型,而好莱坞又多了一部可以加载史册的光辉杰作。我很高兴看到,昨晚32部电影同时上映的繁荣局面,我也很高兴看到好莱坞正在产出像《好莱坞故事》这样优秀的电影,很高兴看到好莱坞能涌出许多像安德烈·柯里昂先生这样优秀的电影大师,只有这样,好莱坞电影才能发展,只有这样,人类的文明之树上,才能硕果累累!”

这篇文章很短,而且放在了评论中间的一个不太显着的位置。但是那个作者的名字,却让我在看到的第一眼就呆若木鸡。

“约翰·卡尔文·柯立芝”。

那是柯立芝的全名。这样的全名,平时是很少出现的。柯立芝用全名写了这篇文章并且不是放在了洛杉矶第一大报《洛杉矶时报》的头版头条而是放在了《洛杉矶论坛报》的一个不起眼的位置,无疑表明这个时候,他的身份不是什么美国总统,而是一名普通的观众,一个普通的美国公民。

但是不管怎么说,人们在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绝对想的不是平民,而是美国总统。

我也知道,这是柯立芝在有意无意地帮助我,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他的一篇称赞文章的重量。对于这种帮助,我还能说什么呢。

这个在别人眼里冷酷难处性格怪异的总统,和我的关系却是极为亲密,也许是我们性格相近能说的来,也许是因为他很久之前就是我的影迷,也许,真的像人们经常说的,是缘分吧。

除了关注《好莱坞故事》,《洛杉矶论坛报》还关注了其他的几部电影,有卓别林和帕克的《黑海盗》、西席·地密尔的《伏尔加船夫》、约翰·福特的《蓝色天使》、赛纳特的《卧车上的新娘》、刘别谦的《学生王子》。

关于这些电影的评论,有褒有贬,基本上和《洛杉矶时报》差不多。

《邮报》和《好莱坞时报》的报道和《洛杉矶时报》、《洛杉矶论坛报》的报道大同小异,都是大量的评论文章,但是一向别出心裁的《市民报》就有很大的不同。

这份报纸没有关注其他电影,只把目光对准了《好莱坞故事》的首映,但是他们也没有刊登和电影本身有关的任何内容,他们关心的,则是我在首映式上说的公爵身世和拒绝接受英国国王的封爵行为。

被称为报业“鬼才”的法布里西,知道如果单单报道《好莱坞故事》的话,肯定不是其他报纸的对手,所以他干脆放弃了关注《好莱坞故事》而把报纸的全部篇幅放在了我的身上。

在这期市民报的头版,放置着一张巨大的图片,图片上是柯里昂家族的族徽,那条咆哮的红龙,这张照片的上方,是一个粗大的标题:“安德烈·柯里昂:波兰皇室洛科特克家族的后裔公爵!”

报纸首先介绍了波兰的历史,从6到10世纪中叶开始一直介绍到了现代,其中重点介绍了洛科特克家族的光辉历史和洛科特克家族的变迁史,裏面详细地介绍了瓦迪瓦斯夫·洛科特克是如何从库尔维亚公爵成为了波兰国王、洛科特克家族如何从皇室成为了一般公爵、洛科特克家族如何改姓柯里昂,又是如何漂洋过海地来到洛杉矶的一系列历史。

中间有对老沃尔夫冈的访谈,对甘斯的访谈,为了证明我身份的正统性,竟然提到了柯里昂家族的三大传家宝。

《市民报》对于我身世的报道,这次算是极尽八卦之能事,报道里充溢着“光辉”、“高贵”、“公爵”、“皇室”之类的字眼,反正绝对会让任何一个看过报纸的人坚定不移地接受文章中的观点。

然后,在报纸的后面,法布里西亲自用辛辣嘲讽的语气写了篇短小精悍的评论来阐发他对于我不接受英国国王授予的爵位的感想。

“安德烈·柯里昂导演,不,安德烈·柯里昂公爵不接受英国国王乔治五世授予的男爵爵位,是正确的,而且是显而易见的。对此我们不能指责柯里昂公爵,要怪的话,就只能怪伦敦城里自大的乔治先生没有把事情搞清楚,对于一个公爵来说,怎么可能接受另外一个身份把他完全相同的所谓的国王赐予的男爵的爵位呢?更何况,柯里昂先生还是一个美国人。”

“昨晚,我骄傲地看到一位刚刚接受了国家荣誉勋章的美国导演郑重拒绝了那个对我们来说代表着耻辱的爵位封号!我很骄傲地看到,如今的美国人,可以向英国人说不。事实上,一两百年以前,我们就在说了。那位伦敦城里的乔治国王,该到了清醒的时候了,美洲的这片土地,早已经不是他们的殖民地,而是真正的自由之邦!”

《市民报》的独特内容,使得他们的报纸迅速脱销,随着报纸的广泛传播,在洛杉矶,几乎所有人都认可了我是柯里昂红龙家族后裔的事实,他们甚至在称呼我的时候不再用什么先生导演,而是用公爵,这,实在是让我哭笑不得。

除了报纸,广播也没有闲着,不过他们做的不是请一些人到演播室里一部一部地评论电影,而是放《好莱坞故事》裏面的那些动人的歌曲。

《爱情是毒药》、《我是爱你的》、《奔放的旋律》、《TURN,TURN,TURN》、《我心永恒》等一些列的歌曲和电影里的配乐一道在洛杉矶六个广播电台一遍又一遍地播放,咖啡店、火车站、商店、餐厅……凡是有收音机的地方,都能听到这些歌曲,人们走在大街上,会不由自主地哼唱,很多人更是专门抱着收音机把裏面的歌词记下来跟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