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卓别林东山再起(1 / 2)

导演万岁 张云 3892 字 10天前

邓巴帮助苏族人狩猎并且从野牛的角下营救了一名苏族小孩之后,他就成为了苏族人信任的朋友。告别苏族回到要塞的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谷底,他已经感觉到自己在思想上,完全和苏族人产生了深深的认同。

他再次拜访了苏族人,当苏族人看着他和那只名叫“双袜”的狼一起在草原上嬉戏的时候,他们给他取了个苏族名字:“与狼共舞”。

生活在苏族的邓巴,穿上了印第安人的衣服,而去开始学习苏族语言照着他们的生活方式过着有滋有味的日子。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和“挥拳而立”渐渐产生了好感。邓巴询问了苏族人,得知挥拳而立正在为死去的丈夫服丧,而邓巴没有理会这些,他回到要塞,在日记的最后一页写上:“我爱‘挥拳而立’”之后,义无反顾地融入了苏族人当中。

两个人冲破了各自内心的羁绊,私下定了终身,甜蜜的爱情,让他们的生活变得五彩斑斓。

邓巴和挥拳而立之间的爱情戏,我们拍摄了整整一个星期。他们的爱情戏,是整部电影中最柔软的镜头,所以剧组拍得异常的用心。选用的场景,都是草原上最美丽的场景,落日下的土梁、流水潺潺的河边、宁静高远的树林……都被一一摄录到摄影机之中。

这段时间里,很多消息也陆续从洛杉矶传来。

四月底,新月电影公司拍摄的《本能》首映。这部由海蒂、都纳尔联合导演的电影,一经公映就引起了观影狂潮,引起了电影评论界的几大关注和热烈赞扬。

电影中的许多经典镜头,成为了全美咖啡馆谈论的话题,尤其是男人们。

媒体上,关于这部电影的文章,更是连篇累牍。

“新月电影公司的这部名叫《本能》的电影,在公映的这几天,几乎每家放映这部电影的电影院门口都排满了长长的队伍。人们关注这部电影的原因,除了这部电影的编剧是大名鼎鼎的安德烈·柯里昂之外,更重要的是因为这部电影的内容,一个性感女人的故事。”

“在真正看到这部电影之前,很多人的彩色是这部电影的主打就是色情戏。但是看完了这部电影之后,我们才真正发现,色情,也许只是这部电影的一个极小的部分,它的优秀之处,在于对悬念对气氛对节奏的全权把握。从去年一来,在美国电影节就存在一种说法,那就是拍摄心理电影,没有人是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的对手,实际上,我们要看到,安德烈·柯里昂先生一直一来在这方面功力颇深,只不过他没有把精力用到这方面罢了。他的第一部电影《色戒》对于心理的挖掘和探讨比起《三十九级》台阶来毫不逊色,而这部《本能》则再次让我们看到柯里昂先生在这一领域的天才。”

“华盛顿的男人最近流行一句话,那就是:‘回家检查检查枕头下面有没有藏着冰锥。’,《本能》中开场的那个冰锥镜头,绝对是好莱坞电影最伟大的开头之一,经典绝伦,无与伦比。贝蒂·戴维斯,这名刚刚签约梦工厂就担当大任的女演员,其表演才能决定在不久的将来,连贝贝·达尼尔这样的好莱坞杰出女星在她面前都不得不低头服输,梦工厂为美国电影又捧起了一颗耀眼的新星。”

“《本能》使得1928年的电影激荡了起来,今年的电影热潮,将从这一部电影开始。”

《华盛顿邮报》对于《本能》的评价,很具代表性。

而这段时间,好莱坞公映的电影,可不止《本能》一部。

四月底,紧跟着《本能》只能放映的,还有几部电影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第一个要说的,就是查理·卓别林的《马戏团》了。

历史上,卓别林的这部电影可是他一声电影中少有的光辉之作,同时也是好莱坞电影的经典之作。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卓别林在好莱坞已经彻底暗淡了,不仅声名狼藉,而且几乎没有拿出什么好的电影来。去年的那一部《演员夏尔洛》虽然让观众怀念了一把他过去的辉煌,但是因为这部电影完全处在“夏尔洛系列电影”的辉煌中,卓别林并没有因为这部电影而翻身。

这部《马戏团》,拍摄的过程极为低调,宣传都没有,可见雷电华电影公司对于这部电影并没有多大的信心,毕竟卓别林在众多好莱坞电影人的心目中已经是昨日黄花了。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这部电影会取得如此大的辉煌成就。

当我在报纸上看到《马戏团》首映的报道之后,我心裏就微微一震。这部电影的优秀程度,我比任何一个人都清楚。

之所以心生震荡,并不是担心卓别林的崛起会对我对梦工厂产生什么影响,而是因为这部优秀的作品的出现,肯定会让1928年的好莱坞电影增添无限的光芒。

好莱坞电影人和美国观众被这部电影征服了,首映之后,好评如潮。

这部电影依然是关于流浪汉夏尔洛的故事:一直对马戏团表演闷闷不乐的观众却以为看了一场精彩别致的演出而哈哈大笑,面临崩盘的老板于是问流浪汉“你需要一份工作吗?”,经过一系列滑稽搞笑的培训及试演,马戏团老板留下了能使观众发笑却不自知的夏洛尔。夏洛尔的生活有了一点改观,同时他也爱上了经常被老板打骂又挨饿的老板养女,在他刚刚沉浸在自己的幸福中时,老板的女儿却爱上了新来的走钢丝的男演员。看着自己心爱的女孩在别人的怀抱里微笑,夏洛尔的情绪再也提不起来了,这以后的几场表演都没能把观众逗笑,老板想另立台柱冷落夏洛尔,可在关键时刻走钢丝的男演员却不见了,于是老板让只练过几次的夏洛尔替场,夏洛尔为了重新寻回自己的爱,决定冒着生命的危险去走这趟钢丝。老板的女儿劝夏洛尔不要去,但最终还是屏气息神的看完了夏洛尔危险但又精彩的表演。流浪汉成功了,他在心爱的女孩面前表现了自己,可是女孩爱的还是那个走钢丝男演员,在女孩准备出走时,夏洛尔找到了男演员,最终他帮男演员和女孩完成了婚礼,而他,在送走了马戏团,送走了自己的爱之后,一个人站在孤凄凄的荒野中,慢慢的,向远方走去。

故事虽然依旧是卓别林式的,但是却比之前的夏尔洛系列精彩得多。

《洛杉矶时报》这样评价《马戏团》:“一年多来,卓别林的名字快要被民众遗忘了,这位曾经辉煌无比的电影大师慢慢地蜕变成了一个固步自封没有任何新意的导演,更重要的是,他的所做所为,那些让人不太愉快的表现实在让好莱坞电影人失望,让美国民众失望。”

“但是我们必须承认,《马戏团》这部电影,让我们看到了曾经的那个卓别林,那个对电影怀着无比热情的表演精湛的卓别林!他在这部电影中的表演,这部电影所呈现出来的那种真诚和卓别林式的忧伤,让人潸然泪下!我们很高兴地看到,随着这部电影的首映,好莱坞的一代戏剧表演大师复活了,这对于好莱坞来说,是件无比骄傲的事情!”

约翰·福特在《洛杉矶论坛报》上撰文:“1926年之前,如果有人问我卓别林是谁,我会骄傲地告诉他那是好莱坞最伟大的表演大师,《马戏团》首映之前,如果有人再问同样的问题,我可能会羞于回答。但是现在,对于这个问题,我会说,他是好莱坞的骄傲。”

“《马戏团》是好莱坞近年来少有的优秀电影之一,它蕴藏着卓越的表演才华!依旧是我们熟悉的那副大半,高帽子,手杖,长长的皮鞋,八字步,这些特属于卓别林的电影符号,在银幕之上出现的时候,让我们感慨万千。也许是因为一两年来本身境遇的缘故,卓别林的这部电影比遗忘的任何一部电影都要忧郁都要悲伤,影片中的那个夏尔洛,完全就是他自身的写照——一个失意的表演者,一个不知道未来通向哪里的流浪者。”

“卓别林的这部电影,让我心生感动,也对他之前的种种所为大为改观,我看到了一个电影人应该持有的真诚态度,看到了曾经给好莱坞增添了无数荣光的那个表演大师的复活。”

可以说,几乎所有的电影评论家对于卓别林的这部新片赞赏有加,在新一期的《电影手册》上,比采尔更是做了一个关于这部电影的专栏。

西席·地密尔称赞卓别林:“事实证明,不管银幕之外的卓别林是个什么样子,但是在银幕上,他是一个伟大的好莱坞电影人。《马戏团》成就了卓别林的电影高峰,这部电影的艺术成就高过他遗忘的任何一部电影。而他本人这几年的不如意,也全部投射到这部电影之中,与其说电影中的那个流浪汉夏尔洛是在逗观众笑,倒不如说那是卓别林拿自己的境遇再让观众苦。”

“当我放眼看看1928年的好莱坞的时候,我的心裏时常会有些失落,有些心酸。不是为好莱坞低电影心酸,事实上,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辉煌,而是为了我们这些老一代的电影人心酸。我记得我年前的时候,一大批的电影人意气风发,但是看看现在,当初的那批人还剩下几个呢?托马斯·英斯去世了,塞纳特已经彻底失落了,莱布斯·彼雷正在走下坡路而且奄奄一息,能维持原有水平的人已经不多了,重新迎来自己事业辉煌的,像格里菲斯这样的人,寥寥可数。我切切实实地感觉到,我们的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

“客观地说,查理·卓别林是我们这一辈人中的佼佼者。他的电影和格里菲斯的电影代表了我们这代人的最高成就。但是这几年,他逐渐失去了光华,这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而这部《马戏团》,则让我欣喜不已。因为我看到了那个熟悉的卓别林又回来了,而且依然是那么的光辉灿烂!”

而和卓别林很熟的金·维多则这样认为:“卓别林的这部电影中,可以看到茂瑙的那部《四魔鬼》的影子,而且我敢肯定,他在创作的时候,一定受到这部电影的影响。同样是马戏团,同样是三角爱情,同样是以悲剧收场,但是电影通过卓别林的演绎,散发出一种别样的美,这种美,是极其让人惊叹的。蛰伏了这名长时间的卓别林,这一次终于爆发了,他所经历的曲折,成为了他演绎电影的不竭源泉,电影中的那个夏尔洛,不但让观众记忆中的那个光辉的不朽形象复活,而且还带来了很多新意,因为他的忧郁,整部电影都显得厚重异常。我十分的肯定,《马戏团》是1928年最优秀的电影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