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劫说到这裏。
偷偷看了嬴政一眼。
嬴政陷入思考半分,立刻点头说道:“政儿也希望这胡服骑射,乃是我大秦的利器,无奈,政儿越是熟读兵法,越是知道,强军不在兵法,而在于将领,魏武卒,齐之技击,秦之锐士,哪个不是威震天下,可哪个不都是因为失去了主帅而覆灭,秦国若非变法图强,锐士一说,怕是已成历史,而唯一存留下来的,便是胡服骑射,有此一见,可见当年之一斑。”
苏劫道:“大王慧心,言之如谶,大王既然有印证赵武灵王兵法之心,那为何不亲自去请那掌柜,想必以那掌柜对兵法的研究,远胜大王如今,若是在校场指点一二,大王一可知将军之不足,二能防患于未然,三则,大王日后未必不能重现胡服骑射啊。”
“掌柜!”
嬴政被苏劫这么一提醒,顿时有些坐不住了。
要知道,胡虏各有不同,雁门关为什么能在李牧手上如此稳如泰山,那便是对兵种,对胡人的了解,秦国若是以为用萧关的方法,去对付雁门关的胡人,未必是对症下药。
嬴政顿时道:“多亏了太傅提醒,那,政儿这就去?”
苏劫点了点头。
“可是,掌柜他似乎无意为秦国出仕,政儿此去,若是其拒绝怎么办?”
“臣相信大王一定可以说服他的。”
……
在嬴政下达校场武校,文告便通传了整个咸阳。
咸阳果然欣欣然奔走于街道,相互传讯,正如嬴政所言,秦人哪个人家里没有士卒,此文一出,顿时咸阳上下一片愕然。
纷纷都铆足了精神,想要明日,一睹大王,上将军,还有秦国将军的風采。
红日初升。
各方就绪。
咸阳军校场其实,很少用于校军,这也就是为什么,嬴政说,上一次校武还是六十年前。
那便是因为战国之时战事多发,列国的大军一般都是屯组在要塞或者是真正可以展开野战训练的大本营,很少如后世那样拱衞京师。
譬如秦国大军屯驻的蓝田大营,便是函谷关的重兵驻地。
便如赵国的武安大营。
其防衞增援的便是雁门关,阴山,云中要塞。
即便是咸阳,内史郡所在,咸阳的守军不得虎符,也都是驻扎在北阪和章台两地,所以寻常百姓除了能见到城衞军,是很少见到真正的大营士卒的。
如此一来,咸阳校军场除了王城守军的礼仪性操练,实际上大多用于大年社火,将士出征和犒赏,以及每年农耕爵位封赏的大典。
百姓们早就围在了咸阳校场的四周,王城守衞也早已徐徐如林的立在了四面,维持秩序!
喧哗声不绝于耳,各个都是兴奋不已。
秦国骨子里好战可见如斯。
北面高台正中是秦王座,百姓们的目光就没有离开过那个位置,咸阳城太大了,可以说大多数百姓都还没见过秦王。
只知道,大秦如今便是在当今秦王手中,威震列国,谁不想一睹秦王風采。
王座下一字排开三张长案。
“那是?”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那下面的长按,是相邦和上将军的!”
“那还有一张呢?”
“这?!!”
话音没来落,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文武大臣,他们直接绕开了王座和王座下的三张台面,而是来到了大红毡上,每个人都按照秩序的坐在了红毡上的案几上。
中间一片十丈见方的空场摆了两张书案,早已有两人坐在了那里。
知道的百姓顿时所道:“这便是史官!”
事关秦王的一举一动,实际上都是有史官的。
这也是先人为了警惕大王德行的举措。
随即嬴政,苏劫,熊启在虎贲军的护衞下,终于来到了校场的高台下。
百姓们顿时欢呼成海,沸腾不下。
嬴政来到高台下,群臣纷纷站立起来,“参见大王!!!”
苏劫和熊启也来到了自己的位置,对着嬴政一阵稽首。
百姓们高呼者,匐跪者,皆不在少,各国士子商贾看到这一幕,顿时惊叹不已。
嬴政示意群臣平身。
嬴政看了看面下空荡荡的一处案几,顿时心中长叹一口气。
熊启道:“请大王赐剑!”
熊启所要的,乃是嬴政腰间的秦王剑,也叫穆公剑,乃是历代秦王相传的宝剑,这把宝剑见证了秦国由弱变强,由衰而盛的历史。
其意义可比王玺。
但凡大的礼仪,校军,出征,皆要用到这把穆公秦王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