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鹳雀楼(1 / 2)

第491章 鹳雀楼

果不出高冲所料,薛元奖兄弟在万春县虽然没有做出什么天怒人怨的大恶事。

但是贪腐是确切存在,尤其是薛元昶,万春公主食邑仅是五百户,但他大肆侵吞田地,并将这诸多田地挂靠在公主邑司名下,实际上已超千亩。

不仅不用缴税,还将那部分佃租收为己有,区区一个七品公主家令,竟相当于拥有几百户食邑,比之公主还要富有。

另外泰州刺史前来万春县彻查薛元奖,同样发现薛元奖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其实这种现象很是常见,特别是世家子弟,只不过他们没有曝光出来。

薛元奖兄弟二人若不是藏匿同族逃犯薛实,也不会因此获罪。

万春县巨变的时候,高冲已经启程前往正平,出万春行至稷山,便是迎面遇见一个骑士。

“前面可是大理寺高寺卿当面?”骑士远远的看见队伍便是高声呼喊。

“来人驻马”,高雄等人见状拥上前,手扶腰刀喝道。

那骑士一个漂亮的勒马,翻身跳下,来到跟前便是报道:“卑职绛州都督府麾下斥候马三,见过高寺卿”。

亲卫让开道路,高冲打马上前,“本官正欲前往正平,你有何事?”

“回高寺卿,我家都督已在前方十里外的蒲州城西镇戎楼设宴迎候高寺卿”,斥候恭谨回禀。

“好,前方带路”,高冲微微一怔,继而点头吩咐道。

绛州都督罗勇,字士信,以字行世。

他虽然名为勇,但并不是有勇无谋,相反罗士信颇有机智,当年在智取千金堡一战便足以证明罗士信的智慧。

镇戎楼便在蒲州城西,距离绛州治所正平不过几十里的距离,但是属于蒲州地界。

罗士信不在正平等候,而是主动出绛州地界迎候,这应该不是出于恭敬,罗士信并非是讲究这些虚礼的人,毕竟曾经并肩作战,情谊深厚。

一路想着,众人策马奔驰,很快便抵达黄河滩边的镇戎楼。

看着这座挺立在岸边高坡之上的了望楼,高冲点头赞道:“宇文护不愧是一代军事大家,无论是长春宫,还是这镇戎楼,其地势皆是极其险要”。

镇戎楼始建于北周期间,同样是由大冢宰宇文护建设,在河西修建长春宫(当时叫晋城),镇守渡口。

在河东的蒲州城西建军事戎楼,作军事了望之用,取名镇戎楼,以监督河道。

登临镇戎楼,偌大的河湾一览无余。

在后来,这座军事戎楼改名鹳雀楼。

“攸之”,远处响起一声呼喊,只见罗士信并未着甲,仅一身圆领长袍,大笑着迎上前来。

“攸之,数月不见了,想煞我也”。

罗士信上来便是一个熊抱。

“好歹堂堂国公,矜持一些”,高冲细算捶过去笑道。

“在你面前,矜持个屁啊”,罗士信咧嘴笑道:“我之所以请求外放,就是不喜欢京中那些繁文缛节的,好不麻烦”。

见罗士信尽管爵封国公,官拜都督,依旧是这一副赤子之心,高冲很是感慨。

“来来来,我们上楼去”,罗士信一把拉住高冲,“你们读书人喜欢赏景,这镇戎楼的景色还不错,一眼望到河那头,我已经备好酒菜,咱兄弟好好聚聚”。

“伱这厮真是”,高冲听得这混不吝的话语,摇头失笑道:“好歹是封疆大吏,咱文雅些不行吗”。

“可算了吧”。

二人谈笑着一同登楼。

登临楼顶,只见已经摆着一桌酒菜。

感受到迎面吹来的河风,高冲心旷神怡,负手笑道:“你倒是会挑地方”。

“有些事在这里说咱放心”,罗士信笑道,然后转身吩咐随从:“都去楼下守着,任何人不得上来打扰我们兄弟团聚”。

“就知道你有话说”,高冲可不会跟这厮客气,奔波大半日,早就饿了,一屁股坐下来便是抓起一个羊腿来啃。

罗士信给高冲满上一杯酒,挑眉笑道:“你抓起来就吃,就不怕我下毒?要知道你可是巡察诸州的,地方官吏最是恨你了”。

“就你”,高冲嘴角嚼着羊肉含糊不清的说道:“你要能下狠心毒死我,你就不是罗士信了”。

罗士信一顿,然后摇头叹道:“当年你千里传信,在洺水救我一命,我虽然始终想不通你为何相距千里竟能知晓洺水战局,但是我罗勇认你这个救命恩人”。

“我过命的兄弟不多,秦二哥一个,咬金一个,懋公一个,还有一个薄命的守敬兄弟……”。

程知节,字义贞,小字咬金。守敬便是裴行俨,在洛阳因图谋复立越王杨侗被王世充所杀。

高冲并未说话,咽下羊肉后,拿起餐布擦擦手,端起酒水一饮而尽,静静地等着罗士信说下去,他知道罗士信没说完。

“我知道太子既然让你来巡察诸州,并且你接了这个差事,那肯定是不怕得罪人的”。

罗士信同样饮下一杯酒继续说道:“只是我外放这几年,眼睁睁的看到一些事情无能为力,你也是出自世家,但你跟他们不同,你或许不知道”。

说到这里,罗士信撇嘴一笑:“记得初来绛州的时候,我卯时点将,一共十三个骠骑,哦,现在叫统军了,只来了七个,另外五个里面有三个姓王”。

说着罗士信瞥一眼高冲,“太原王氏的王”。

高冲微微颔首,这些情况他何尝不知,世家之所以强大,便是在于这里。

别以为你是皇帝就可以独裁,比如说直接发兵灭世家?

首先旨意能不能顺利通过三省颁布另说,钱粮呢?府兵呢?将领呢?

便拿罗士信所说的太原王氏而言,仅仅新旧唐书记载有名有姓有官职的太原王氏之人,便多达三百多十余人,其中宰相十三人。

这三百六十余人可是登上史书的人,并非是籍籍无名的中下层官吏,许多中下层官吏并没有资格记录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