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这话,杜甫有些犹豫,一时之间不知道如何作答。
高适沉声又问道:“在杜尚书看来,高某是那种公私不分的人?!”
杜甫听出高适话中的愤怒,连忙拱手道:“甫绝无此意,只是觉得李翰林行事冲动,这次实在是过了火,这才想要为他来赔个不是。”
高适沉默了好一会儿。
就在杜甫额头上,隐隐出汗之时,高适开口了。
高适:“太白天性如此,又何错之有?”
杜甫听见对方喊出李白的字,顿时松了口气。
高适慢慢坐了下来,对杜甫说道:“某恼怒的是,你杜子美,居然觉得我是那种弄权的小人。”
杜甫讪讪的笑了笑,没有接话。
高适:“高某在朝堂,倒是听过不少外界对我的风评,大多便是不近人情,疏离亲友,居功傲物。你和太白,大概也是这么想的吧?”
杜甫默然。
十年前,高适自从投在周钧帐中,就受后者器重,一步一步走上了高位。
自从高适大权在握,他对待昔日的亲友,却更加疏远起来。
不近人情,疏离亲友,居功傲物,的确就是外界对其的评价。
高适看着杜甫,突然问道:“子美,你我第一次相见,是在何时,又是在何地?”
杜甫回忆后说道:“天宝三载,梁宋之地,那时太白也在,我们三人同游王屋山、阳台宫,欲寻访司马承祯,哪料到白云子(司马承祯的道号)已经仙逝。”
高适点头道:“你可知晓,那次的相遇,却是高某这一生最难忘的经历?”
杜甫听见这话,有些吃惊,愣在当场。
高适:“太白的文才,冠古绝今,性豪也嗜酒,结交皆老苍,乃是仙相之人,高某当时对他,没有半分妒忌,只有心驰神往。”
杜甫:“原来如此,甫不知……”
高适:“那时的李太白,对于高某来说,就像是一个梦想,一个永远也无法企及的梦想。”
杜甫:“既然如此,那为何你后来与他断了联系?”
高适:“因为梦想毕竟只是梦想,李太白可以活在其中,但高某最终有一天,还是坠入了现实。”
杜甫:“我不明白。”
高适长吁了一口气,低声说道:“让高某想想,第一次认清现实,是在何时?”
高适:“天宝十五载,哥舒大帅自刎,叛军攻入长安,太上皇不告而辞,仓皇逃离……那是高某第一次在懵懂之间,触及到这大唐、这朝廷的现实……”
杜甫面露不解。
高适继续说道:“后来,老夫投在陛下……哦,那时,他还只是安西节度使。跟在他的身边,见过了河北之战、凉城血夜、范阳兵乱、长安酒宴、宫中政变之后,我心中关于那个现实的认识,越来越是清晰,也越来越是沉重。”
杜甫:“您说的那个现实,究竟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喜欢大唐奴牙郎请大家收藏:(www.zhaozhi.us)大唐奴牙郎枣子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