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又名江夏城,坐落于如今的武汉远郊。
近代史书中这样说过:一座江夏城,半部中国史。
江夏城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粟山、古寨、铜墩等等,都源自江夏。
不过江夏真正的兴盛,始于汉高祖时期。
由于江夏紧挨长江流域,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汉府便大力发展造船业,诞生了许多手艺高超的造船匠人,渐渐地江夏成为了各路诸侯争相抢夺的战略要地。
而在江夏区域,爆发的最有名的一场战争,当属赤壁之战。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率领二十万大军南下,而孙权命周瑜、程普为左右督,鲁肃为赞军校尉。周瑜率精军三万沿江上至夏口,联合屯驻樊口的刘备军一起溯长江西进,与曹军相遇在赤壁。
最终,拥有绝对兵力优势的曹军大败,舟船被烧,延及岸上曹营,伤亡惨重,撤退途中,又因为士卒饥疫而死者大半,二十万曹军几乎全军覆没。
而任谁也没有想到,在五百多年后的大唐,江夏城将迎来一场、无论规模还是强度,都丝毫不亚于赤壁之战的战争。
江夏城的城楼之上,南唐昭德公来瑱,看向远方的滔滔江水,朝自己的副将薛南阳问道:“城中百姓,已经疏散完了?”
薛南阳:“已经全部疏散完了。”
来瑱:“粮草、武备、补给如何?”
薛南阳:“可供大军半年之用。”
来瑱:“士气呢?”
薛南阳:“军中但凡独子,发了遣散费,令其回家尽孝,其余兵卒,誓于江城共存亡!”
来瑱慢慢闭上眼睛,点了点头,轻声说道:“此战凶险,十万对四十万,前途叵测。”
薛南阳:“国公,我军虽然兵少,但却占了长江天险。而且临行前,李真人也说了,只要江城支撑三个月,战局就能发生转机。”
来瑱:“李泌?那个道士?并非是老夫不信他,而是他口中的三月之约,与其说是计谋,倒更像是赌局。国之大计,岂能将所有希望,寄托在外人身上?”
见薛南阳沉默,来瑱说道:“别说是外人,就是驻扎在浔阳(今九江市)的史思明,老夫也信不过。他与朝廷貌合神离,心中有着算计。”
薛南阳:“既然如此,那朝廷为何还要史思明驻守浔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