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瑱:“因为史思明麾下有三万河北兵,朝廷需要其战力,去驻守彭蠡湖一线,来抵御李光弼的军队。而史思明自己,也心中清楚,想要保证浔阳不失守,就必须和江城彼此守望,互为犄角,来抵御北人。所以,说到底,我和史思明,不过是各取所需罢了。”
与此同时,安州应城,北唐中路军大营。
郭子仪身处议事帐中,看着舆图,开口问道:“距离江城还有多远?”
郭子仪之子,郭曦回道:“还有二百三十里……行军五天,就可以抵达夏口,也就是江城的北岸。”
郭子仪:“段秀实和李嗣业率领的西路军呢?”
郭曦:“西路军从山南东道的襄阳出发,先是去往长坂,接着在江陵乘船,一路向东,经乌林去往赤壁,最后在夏口与我军汇合。”
郭子仪闻言,思索一番后说道:“当年,曹操的军队,好像走的就是这条路。”
郭曦:“是,只不过这一次,与五百年前不同,我军与伪唐的主战场,不会在赤壁,而是江城。”
郭子仪:“倘若江南的来瑱,手中有二十万大军,抑或是我军未能拿下黄州(今黄冈)和蕲州(今蕲春),那么此战的战场,说不定真的和五百年前一样,要在赤壁开战。只可惜,来瑱手中的军队不多,而且江夏附近的州县,已经全部丢失,江城就是最后一道防线。”
说到这里,郭子仪沉吟片刻,向郭曦问道:“史思明呢?他人在哪里?”
郭曦指向舆图,在江城东边一百七十里处,有一坚城,位于长江的南岸,名为浔阳城。
郭曦指着那座城说道:“长江防线,除了江城,浔阳也是关键。对于来瑱而言,万一浔阳失守,那么我军就可以从彭蠡湖一带渡江,然后绕行至江城的南方,从陆地上对江城发起攻击。这样一来,来瑱就会腹背受敌。”
说到这里,郭曦有些感慨:“江南与史思明素有仇怨,但这次,来瑱却是将后背,交给了史思明,此举也不知究竟是愚蠢,还是无奈。”
郭子仪:“来瑱和史思明都不蠢,二者如今的关系,倘若用四字来形容,便是唇亡齿寒。浔阳失守,江城岌岌可危;江城被攻占,浔阳也会失去退路。来瑱和史思明都知晓这一点,所以二者互为补充,谁也不敢怠慢……也不知是谁在江南出谋划策,将来瑱和史思明这般安排。出谋之人,通晓人心,又熟知兵法,日后必定是我朝的心腹大患。”
郭曦:“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来瑱和史思明各自为战。即便江城的来瑱遭受攻击,史思明为了自保,也绝对不可能去救。反之,也是亦然。”
郭子仪:“不错。”
郭曦:“既然如此,那么李光弼李将军率领的东路军,负责牵制史思明,我军就可以安心进攻江城,不用担心节外生枝。”
郭子仪沉默了好一会儿,摇头道:“话不能说得这么肯定,江城兵少,又无外援,仅仅凭借长江天险,根本无力阻止我军攻伐。但是,江南把来瑱安排在了江城,又将史思明安排在浔阳,这样的布局,或许还有后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喜欢大唐奴牙郎请大家收藏:(www.zhaozhi.us)大唐奴牙郎枣子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