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孩子从不上前亲近他,这许多年来他政务繁忙,也未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对他远比不上对承昭的十分之一……可他如今,怎么就变得这般狠毒了呢?
“儿臣既来问您,是因对父皇的爱重,只想为我与皇姐求个公道。”承昭笑得嘲讽:“却未想如此狼子野心之辈,父皇竟还要护着他?!置我与皇姐二人于何地?”
文宣帝默然许久,终是颓然倒在椅上,闭上眼似有不忍,仿佛一瞬间老了十岁,“随你们去吧,可总归……留他一命。”
“父皇放心便是,儿臣不才,可做不来戕害手足的事。”承昭太子语气嘲讽:“定会留他一条性命。”
话落,见文宣帝还要说什么的模样,承昭气得拂袖去了。
承熹坐着未动,轻声叹了口气。承昭多年来与朝中重臣斗智斗勇,言谈举止早已至滴水不露的境地。此番却是动了真怒,想来是当真被父皇此举伤了心。
她又转了视线看向文宣帝,幼时那段晦暗的岁月浮现在脑海中,眸中嘲讽之色愈深。为帝多年,她的父王还是一如既往的心软,心软得近乎糊涂。
瞧见母后眼中悲意,承熹摩挲着母后冰凉的手,想要拉她起身一起离开。皇后却摇摇头示意无碍,叫她先行离开。
承熹欲言又止,瞧见她面上的憔悴惫倦之色,终是什么话都没说出口,只得离开,留二人独处。
“陛下如此,又置我的承熹于何地呢?”听到皇后发问,文宣帝不知该如何答,她的声音飘飘悠悠:“当初他给承熹下毒,陛下说他年幼丧母,又受奸人挑唆,才犯下如此错事。”
“我不信他,可我信陛下。”
文宣帝抿了抿唇,方握住她的手,却被她轻轻巧巧挣了开,又说:“可他如今仍冥顽不灵,此番查明了幕后主使,陛下却还要护着他?”
她语气寡淡,声音低得像是叹息,听不出半分咄咄逼人的质问或是苛责。
可文宣帝一颗心微微下沉,这许多年来,她一直没给他起过什么亲昵的称呼。两人独处时她一直喊“你”,从不唤他一个更亲近的称呼。仿佛是近乎苛刻地守着心中的距离,不再靠近他一分,也不容他再靠近一份。
他从前还偶尔会丧气,后来习惯了,反倒觉得她声音温软,无论怎样喊都好听。
却只有在十几年前,两人关系濒临破灭之时,她才疏离冷淡地喊他:“陛下”。
文宣帝怕越说越错,再三斟酌才开口说:“合姝,他到底流着我容家的骨血,此番犯下大错不容辩解。可要他一条性命到底是过分了些……将他幽禁府中可好?”
皇后静静看着他,轻声问:“他没有军权,也从不参议朝政,却仍能收买臣子,联络贼人作恶。这般狼子野心的畜牲,幽禁府中可有大用?若是日后死性不改,伤到了我的孩儿,陛下又待如何?”
文宣帝静默片刻,抿唇答:“将他贬为庶人可好?合姝,你既为人母,该知我的苦衷。”他不由欷歔:“到底是我误了他,若是当年好好教养于他,他定不会生出如此祸孽心思。”
皇后看着文宣帝脸上深深的愧悔之色,扯出了一个凉凉的笑,手腕处曾经的伤痕一下一下挣扎得跳着,微弱的疼。
端懿皇后提起正红裙摆,行出五步远,盈盈下拜,跪倒在冰凉的金砖上。她仰头看着文宣帝,这人的眉眼鼻唇,眼尾的每一条细纹,鬓角的每一根新增的白发,她都再熟悉不过。
这是与她相伴二十余载的陛下。
这是与她同床共枕近二十余载的夫君。
这是一个心慈手软的糊涂帝王。
十八年前因为他的多疑,她失去了自己的父亲;因为他的迟疑不决,差一点也要永远失去自己的承熹。
十八年后因为他的心软,她终于能对他彻底死心。
心死如灰,不过至此。
她深深俯身,朝着坐上神情怔然的九五至尊叩首,额头紧贴在冰凉的金砖声,冷声道:“陛下圣明。”
文宣帝一瞬恍惚,似福至心灵突然想明白了什么,陡然起身,阔袖带翻了身前的杯盘,美食珍馐霎时一片狼藉。
那在他身侧相伴多年的人却已经走出了门外。
从来坐北朝南的帝王家,每日申时以后,看到的景色便只有逆光。此时只能瞧见她的背影,走入沉沉夜色之中。
肩背挺直,娥首高抬,像极了多年前那韧骨不折的样子。
喜欢大兴朝驸马须知请大家收藏:()大兴朝驸马须知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