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国!有些不对……你看——”王亮一脸惊骇地指着身后。
姚襄急忙回首张望,但见河心黑影点点,缓缓地移动过来,那些黑点是第一轮次的渡船,只是不知为何落后了许多,距离自己的坐船很有一段距离。
不祥的感觉蓦然侵上心头。姚襄身子一沉,沉重、疲惫、无力诸般感觉压得他差点窒息。
“是五弟吗?快下来一叙,大哥也在呢……”姚若沙哑的嗓音打破了河畔的宁静,也让姚襄、王亮脸色恢复了一点血气。无论如何,姚益、姚若是自己人,比起不知根底的新义军可靠多了。
与此同时,其他渡船之上,都在发生着同样的故事——新义军开始收编羌人了。
“姚襄懦弱无能,临阵脱逃,不足以担当滠头军帅之职。姚益将军奉征西大将军之令,前来接掌军务。此事与汝等毫无干系,好生配合,万事皆休。胆敢滋事者,杀无赦!”
渡船之上,新义军与滠头人马混装搭载,其中新义军早有所备,在将校率领下,突然围住滠头军士,大声恐吓;滠头士卒群龙无首,只能俯首。即使有人心中不甘,听到行事的是奉征西大将军之令的姚益后,也不敢公然反抗。
姚襄坐船之上,新义军和滠头士卒各有一百五十人。石青没有命令新义军动手,而是把他们交给姚益、姚若处理,算是给足了姚家兄弟面子。
姚襄看不到,也听不到其他渡船上发生的事,更体会不到石青的情义。提振了心神,招呼亲衞随伴,他和王亮稳步踏着船板登上河岸。
藉着模糊地夜色,姚襄辨认出河岸上大约有一两千士兵;为首者有四人。
其中一人,身材高大魁伟,很可能是数年没见的大兄姚益。姚益右手,一个身子普通的男子踏前半步,意欲迎上来的样子,不用说,肯定是三兄姚若。姚若右手,又有一个精瘦伶俐的身影,姚襄认出那是族兄姚益生。
姚益左手,还有一个身子高挑的男子,那男子没有与姚氏兄弟并肩,而是退后半步,面目看不清楚,让姚襄判断不出他到底是何人。
“大哥!三哥!”
姚襄痛呼一声,踉跄上前,哀声叫道:“数年不见,想死小弟了……只是,两位兄长来得何其迟也,五万滠头儿郎折损殆尽……呜——两位兄长若是早来两日,执掌军务,我军必定不会惨败至此……”
姚若越众而出,上前搀住姚襄,颇为赞同地说道:“五弟所言不差。大哥若是早来两日,我军必定不会败的如此之惨。”
姚襄没想到姚若会拿自己的客套当真,正错愕间,只听姚若说道:“大哥来得虽迟了些,好在总算赶来了,还有机会为滠头儿郎报仇雪恨。”
“报仇雪恨!?”姚襄眼睛霍地瞪圆,在黑夜中闪烁出两道幽光。
“怎么!几万儿郎丢在淇河两岸,不应该报仇雪恨么?五弟,你好狠心!说走就走,如此作为,岂不令麾下儿郎心寒?”姚若语气猛然一变,如刀似剑一般,刺向姚襄。
姚襄听到耳中,如雷轰顶,心中凛然间,转向姚益,叫道:“大哥……”
“哼!”
姚益沉闷地哼了一声,斥责道:“五弟若是怕死,尽可逃回滠头,哥哥不会阻拦。某家要率领儿郎们去向氐人讨回血债!”
“这这……”
姚襄一阵木讷,正欲试图辩解,姚益身边的高挑之人带着几个衞士走过来,道:“姚襄将军,请去东枋城暂时歇息;眼下河西战事吃紧,姚益将军需即刻率部杀过去,再也耽搁不得了。姚襄将军有话以后再说不迟。”
“不行!”
姚襄拒绝的话刚刚出口。高挑之人顿时勃然大怒,厉喝道:“军情如火,哪来的时间与汝呱噪。给我拿下!”
几个衞士闻声而动,扑上来搂胳膊抱腿,掀翻姚襄。姚襄亲衞一见,扑上来试图相救。高挑之人大声令道:“谁敢抗令!杀无赦!”
姚益身后忽然奔出几百士卒,挺刀持枪扑向姚襄亲衞。王亮一见不对,上前拦住姚襄衞士,竭力叫道:“别动手!别动手!都是自己人,有话好说……”
姚襄脑袋里一片空白,直到被捆缚起来后,他才回过些神来,扭头向高挑之人问道:“汝是何人?”
高挑之人傲然回道:“某乃王猛王景略,忝任新义、滠头联军行军长史。”
“新义、滠头联军……”姚襄木然念叨着,心中不知是什么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