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3章 拖拉机(2 / 2)

而且东非内燃机动力拖拉机采用实心橡胶包铁轮胎,来达到进一步减重效果,至于空心胎,显然对于拖拉机的重量,目前技术还不过关,当然,这样比全铁车轮要轻很多。

看着这些“庞然大物”,科尔斯团长还是比较惊奇的,他以前只在报纸上见过拖拉机,这还是第一次见到实物。

和往日一样,一艘东非国旗的商船在马普托港靠岸,这本来不应该引起什么关注,但是今天马普托港上显然出现了不一样的东西。

“科尔斯团长,接下来的几天就麻烦你们了,这批拖拉机最终运输地点是绍奎镇,用于林波波河平原的农场开发,都是价值不菲的东西,所以不能直接开到绍奎镇,必须用车辆送到绍奎镇。”带队的驾驶员对着科尔斯团长说道。

只不过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内燃机动力拖拉机,而不是传统的蒸汽式拖拉机,作为东非的“尖端科技”,所以军队保驾护航也就说的通了。

就比如之前提到的美国拖拉机研发人本杰明,原历史他在1903年,前往工业革命的先驱国家英国调研履带式拖拉机的研制情况,但让他很失望,他没有看到一个成功的例子,于是,他草草结束英国之行,返回美国自己的工厂继续研制履带式拖拉机。

而今才是1890年,东非自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突破履带技术,不过目前东非对履带的研究也算世界前列。

毕竟现在拖拉机技术都不太成熟,要不然东非政府也不会给这八台拖拉机配备如此豪华的团队。

随着拖拉机装车完成,凯索尔让人将防雨布覆盖在车身上,这样远远看来,不明真相的群众恐怕只会认为这是部队在托运火炮等机密物件。

恩斯特知道履带式拖拉机在历史上取得的成功,尤其是后来这项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造就了“陆战之王”坦克的出现。

所以蒸汽式拖拉机基本上和火车头没有区别,即便再减轻重量也是“小火车”头的重量,这样的拖拉机去犁地,自然不好用。

在这个时代,驾驶员绝对是稀缺人才,现在连汽车驾驶员数量都是凤毛麟角的存在,像拖拉机这种“特种车辆”的驾驶员更是非常稀缺。

接下来这八台拖拉机的表现可能会差强人意,大问题应该不至于太多,小问题绝对多的让人头疼。

“科尔斯团长,下面就麻烦你们了。”在确认没有问题之后,凯索尔对科尔斯说道。

国际上公认的世界第一台汽油拖拉机,是哈特和帕尔于1901年冬天在美国艾奥瓦州查尔斯城制造的“No.1”拖拉机,该机系列号为1205,1902年7月销售给农民,成功使用了17年。

因为在此前达累斯萨拉姆拖拉机厂也仅仅制造出样车,技术上还有很多欠缺,而且达累斯萨拉姆市目前的主营业务实际上是蒸汽式拖拉机。

“突突突……”浓浓黑烟伴随着巨大的噪音,在码头上排成一排,足足有八台之多,如果是见多识广的人肯定能认出这是“拖拉机”。

与其说这八台拖拉机是要来开发莫桑比克南部平原,不如说是东非伺候八个大爷。

于是在国防军的护送下,凯索尔一行人,带着东非的“大国重器”浩浩荡荡的向着绍奎镇方向而去。

而绍奎镇第一国营农场的建立,也预示着东非和世界农业的巨大变革时代来临,在东非农业史上注定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被认为是东非农业机械化的起点,从而被东非人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