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沙皇的怒火(2 / 2)

革命1792 富春山居 1708 字 2022-12-11

马克将军当初率领奥军前往乌尔姆要塞用了将近4周时间,因此奥地利的大臣们认为,法军将会在5周内抵达维也纳。但是随着马克将军率领的奥军主力的被歼灭,5周内决不能动员起一只强大的军队来保护维也纳。

奥地利的军队分成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德意志战场上马克将军率领的部队,另一部分就是在意大利战场的卡尔大公率领的9.5万人,但是在意大利卡尔大公的部队正在和德赛将军带领法军激战着,根本来不及援救维也纳。

而除了上述两只部队之外,奥军在匈牙利及波希米亚地区还有一只部队,但是这只部队是用来防备波兰叛军及附近的敌对势力的,抽调了这只部队就等于是在放弃帝国东方的领土,而且同样在时间上也来不及。

经过了慎重的考虑之后,弗兰茨二世决定退往奥斯特里茨,在那里可以就近调集附近的奥军,也方便俄国后续部队赶来和奥军会合。

但是现在最重要的,是劝说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和他一起撤退。这位俄国沙皇在收到了噩耗之后,就把自己关在了房间内整整一天。

和弗兰茨二世几次被法军击败,已经在心理上适应了奥军战败的消息不同。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还没适应被法军击败的习惯,从登基以来,弑父的阴影就围绕在他头上挥之不去,为了改变人们对他的看法,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太需要一场淋漓尽致的胜利,以让俄国人忘记他的父亲了。

第三次反法同盟的失败,完全是由于同盟之间的内耗。而不是法军的指挥艺术,所以俄国人并不认为自己是失败而退出了反法同盟。恰恰相反,他们更多的是认为,正是俄国的退出,才导致了反法同盟的失败。

在俄国人看来,法军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只要同盟内部不拖俄军的后退,那么就是单单俄国自己也能打败那些法国的公子哥们了。

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意满踌躇的走进了维也纳,并提前做了胜利宣扬。但是他现在却发现,他有可能成为俄国历史上第一个成为笑柄的沙皇,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他能默许俄国贵族们谋杀了自己的父亲,同样其他人也能谋杀自己。在这种情况下撤离维也纳就是在自杀,亚历山大一世拒绝了撤离,并派出了自己的侍从武官彼得.道戈路柯夫公爵,前往库图佐夫军中,要求这位将军向维也纳靠拢。

在亚历山大一世看来,他和威廉三世在腓特烈二世灵前发下的誓言是神圣的,普鲁士王国很快就会加入反法同盟。只要库图佐夫的军队返回维也纳,加上已经在路上的俄国军队陆续赶到,他就能在维也纳和法国人周旋下去,等待普鲁士军队对法军后方进行攻击。

在撤退的路上,库图佐夫在见到了沙皇特使彼得.道戈路柯夫公爵之后,对这位年轻的武官传达的沙皇命令感到不可理解。他认为让俄国军队去坚守维也纳,这肯定不是一个好主意。

虽然普鲁士国王和沙皇发下了誓言,但是在普鲁士王国没有加入反法同盟之前,俄军就不应该被困在一个和本土相距万里的异国城市,因为如果普鲁士国王改变了主意的话,俄军就有全家覆灭的危险。

库图佐夫驳斥了这位年轻的沙皇亲信武官,并宣布自己绝不会带着军队进入法军的包围圈。彼得.道戈路柯夫公爵对于位高权重的库图佐夫的斥责毫无办法,但是他从心底开始嫉恨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将军了。

库图佐夫要求彼得.道戈路柯夫公爵尽快赶回维也纳,要求沙皇退往靠近俄国的波希米亚地区,并要求奥地利人拆毁多瑙河上的所有大桥,以阻碍法军的行进速度。

彼得.道戈路柯夫公爵赶回了维也纳,这时已经离开乌尔姆要塞沦陷2周时间了。在愤怒中,他忘记了向奥军传达拆毁多瑙河上桥梁的要求。

在彼得.道戈路柯夫公爵的谗言中,库图佐夫成了一位藐视年轻沙皇的老军人,亚历山大一世感到了被背叛的痛苦和愤怒。

喜欢革命1792请大家收藏:()革命1792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