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亚历山大一世并没有就此恼羞成怒,而是重新放下了身段,对威廉三世做出了退让。沙皇的态度让威廉三世感觉维护了自己的尊严,然而就在这时传来了,贝尔纳多特带领法军强行通过了普鲁士王国的领土安斯巴赫,法军的蛮横和无礼就像是在威廉三世脸上重重的打了一巴掌,也在事实上解除了普鲁士王国的中立地位。
现在的普鲁士王国要么倒向法国,要么倒向反法同盟,要么就要承认双方在普鲁士王国有自由行动的权力。威廉三世必然是不会考虑最后一条路,而拿破仑此时还没有占领乌尔姆要塞,反法同盟看上去赢的机会更大一些。
随后,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和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签订了一个秘密协定,协定规定普鲁士王国将要向法国做出一个最后通牒式的宣战公告。
并且在普鲁士王后路易莎的见证下,威廉三世和亚历山大一世前往了腓特烈二世的陵墓,对着这位伟大国王的棺木发下了俄德永远友好的誓言。这真是一个讽刺的场面,这位普鲁士王国的杰出国王,正是被俄国人打的焦头烂额,差点就要自杀了。
获得了威廉三世的承诺之后,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才兴高采烈的赶赴维也纳。在他看来,普鲁士王国的加入之后,意味着拿破仑事实上在对全欧各强国作战,他可不认为拿破仑可以击败俄、奥、普三国联军的强大军力。
但是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还没有抵达维也纳,就在路上收到了乌尔姆要塞的奥地利军队被围困的消息,奥地利皇帝弗兰茨二世终于向俄国人做出了让步,希望俄军能够立刻出发,救援乌尔姆要塞内的马克军团。
虽然这个消息看上去对奥地利不利,但是亚历山大一世并没有往心里去。奥地利皇帝在战后利益上的让步,已经让这位年轻的沙皇忽视了奥地利军队的危险。
在亚历山大一世看来,依靠着坚固的乌尔姆要塞,奥地利军队起码也能撑上三、四个月,而俄国军队只需要三周就能抵达要塞城下,因此奥地利皇帝弗兰茨二世的慌张,在他看来并不能理解。
10月23日,亚历山大一世抵达了维也纳。在哈布斯堡王朝的冬宫内,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弗兰茨二世举办了盛大的舞会,欢迎这位东方强国的君主,并试图以此来驱散维也纳市民心中,因为马克将军被围而不安的情绪。
英俊而神秘的俄国沙皇在舞会上的举止堪称完美,这让曾经把俄罗斯视为一个野蛮国家的维也纳贵妇们,稍稍改变了对俄国的看法。
亚历山大一世在舞会上发表了演说,他宽慰着自己的盟友,并承诺道:“…在一周或是一周半之内,各位就能听到乌尔姆要塞安然无恙的消息。英勇的俄国军队很快就会和贵国的马克将军在要塞下会师,界时联军的数量就会达到法国人的两倍,那个科西嘉恶魔对反法同盟狂妄的挑战,带给他的只有可耻的失败。
我还要向各位透露一个好消息,在不久之后,欧洲另一个一等强国将会加入反法同盟的大军。当然在时机没有成熟之前,恕我不能告诉各位这个国家的名字。诸位可以把今天的舞会,当做提前庆祝反法同盟胜利的庆祝。
我敢断言,从此刻开始,法军能做的事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撤退,从莱茵河一直后退至巴黎,而联军将做一次从乌尔姆要塞直达巴黎城下的长途行军。法国自1789年开始的暴民统治将会终结,在欧洲各君主国的努力下,法国人民将会重新归于上帝和君主的统治,欧洲被破坏的秩序将会得以恢复…”
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并不是一个充满激情的演说家,但是他略带矜持的演讲,却让维也纳的贵族们感觉到了心安。弗兰茨二世对于沙皇的演讲充满了感激之情,当马克将军被围的消息传到维也纳时,有不少嗅觉灵敏的商人和小贵族已经收拾好了行囊离开了这座城市。
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得到了这个消息之后,不仅立刻派出了援军,还亲自赶赴维也纳为奥地利人民鼓起勇气,不愧是一位真正的盟友。
在俄国军队出动,沙皇本人亲自赶到了维也纳之后,维也纳不安的市民们终于稳定了下来,曾经打算离开城市的人,也解开了行李停留了下来。
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演讲中至少有一件事是预测对了,一周后,维也纳接到了消息,三天前乌尔姆要塞的马克将军向拿破仑投降了。
现在不仅之前前去增援马克将军的库图佐夫军队,有陷入被包围的危险,而且从巴伐利亚到维也纳之间,奥地利再没有一只能够抵挡住法军的奥地利军队了。换而言之,维也纳已经向法国人敞开了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