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出发(2 / 2)

工业教父 韭菜盒子 1706 字 2022-12-10

“好的,普通人,都听你。”

···

···

第三天早晨,胡杨和李亿峰一起吃了早饭,然后就找机会离开了酒店。胡杨对里已经太熟悉,无论是时机还路线都堪称完美。

李亿峰的计划其实说白了很简单。就是认为的制造一个胡杨还在的假象,但除了他之外没人真正的见过胡杨。

他会不经意的说出胡杨的行踪,会告诉某人胡杨有什么事找他或是有什么信息需要交流。他还会安排某人给胡杨送什么东西,然后由他代收。也会反过来,以胡杨的名义送出什么东西。

李亿峰的思路很简单,就是人为制造一个人客观存在的事实。这个人也就是胡杨,他只存在于大家的口中。大家都以为自己与胡杨有接触和交流。但其实除了李亿峰之外,并没有人亲眼见过胡杨。

说起来是不复杂,但需要足够强大的推演能力和对时机的精准把握。才能在三天这么长的时间里,完美的制造一个假的胡杨。

而真正的胡杨在离开酒店之后,开着新偷来的车来到了市区里的另外一家酒店。他当然不是来这里住,而是来打长途电话的。

这次行动他们准备了很久也很充分。但毕竟是一次军事行动,也一定会有开火的情况发生。所以也就存着发生意外的可能性,即便这个概率并不高。

所以,胡杨要在出发之前交代一下。

第一个电话打到了北京的华夏科技总部。被吵醒的赵援朝迷糊糊的把最近的新进展挑重要的说了一遍。他在北京做的事主要有两大块。一是联系银行贷款,二是打听未来东三省的人士变动消息。

前一个很好理解,钱总是多多益善。而这后面一个就与胡杨的未来计划有关。

在胡杨的眼里,东三省是一体的。不仅因为总被叫做东三省,大家说的都是东北话,更重要的是东北三省是可以组成一个完整的经济体系。

而在未来,很多客观因素导致东三省其实都在发展各自的体系,而完全没有联合甚至融合情况。这就导致本就有限的资源,在重复建设中被浪费。本身的优势无法发挥,又没有地理上的优势。结果自然是发展全国垫底。

胡杨想要改变这些,也知道如何去改变,但他一个人做不到。所以他必须了解、认识未来东三省的执政者们。

在听完这些之后,胡杨说道:“马上我要和庞博他们去巴尔干。有两件事我提前交代一下。”

赵援朝在电话那头不满的说道:“别搞得跟交代遗言似的,晦气。”

胡杨笑着说道:“就是交代遗言也不晦气。我在南疆的时候遗书也没少写。记好了。第一,大小辽河的流域,新建桥的审批一定盯紧。无论用什么方法,一定要都要拦住。第二,水利工程公司年后就要挂牌。其他地方我不管,我要在划定的区域里,只能由我们来干。”

赵援朝说道:“放心,这些都会亲自盯着。你一定要完整的回来,人都给那你联系的差不多了,等你回来喝酒。”

第二个电话打到了沈阳,邢鹏和孙福生两人已经完成了计划中六七成的收购。现在他们名下承包的大小工厂已经有了十几家,工人的总数上千。其中大部分已经进行了筛选和分流。

技术工人全部重新进行考核。这个决定遭遇了极大的阻力。因为这代表了以前的职称不再被他们承认。而职称对于工人来说,那就是一辈子的脸面。

重新认定的职称的标准肯定要更严格。以前的职称认定,大多都是由工厂自己来做。免不了有一些靠关系和人情滥竽充数的人。所以重新考核职称针对的就是这些人。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是也提高了职称的含金量。

重新认定职称的阻力在意料之中,所以应对方法也早就已经准备好。他们宣布提相应职称的待遇翻倍。基本上四级以上月工资都可以超过一百。在一九八五年,这可一笔了不得的收入。

如果是八级工,不光每月有三百以上的收入,还有各种奖金和特殊福利。胡杨的目的,就是用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重新树立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尤其是其中顶尖的技工师傅。

而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其实效果也是最直接的。想要获得更好的回报,就要拿出相应的能力。

喜欢工业教父请大家收藏:()工业教父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