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高调谈判(1 / 2)

工业教父 韭菜盒子 1705 字 2022-12-10

与起重设备制造厂的谈判,只进行了两天就全搞定。短平快方针也是胡杨一开始就定下的。

合同中并没有太多可以修改的地方。因为胡杨准备这份合同的初衷,就不是通过承包获得多高的利润。

总体上当然是不可能亏本的,但在收回成本之余,利润的比例真的已经压的很低。

从胡杨的角度来看,这份合同的条件是很优厚了。但当从起重设备制造厂的角度,因为眼光的局限,他们恐怕并没有感受那么深。但没关系,胡杨并不为了让他们感激才这么做的。

与起重设备制造厂的合同签下来的当天,胡杨就和项凌江一起来到了冷轧设备厂,见到了一脸热情的胡厂长。并且参加他们组织盛大并且热烈的欢迎仪式。

关于这个锣鼓喧天的热烈场面,胡厂长事先并没有和华夏科技这边通气。着实算是一个惊喜。而弄出这么大动静的目的,却是值得稍微琢磨一下。

不过,这个动静却与胡杨的想法不谋而合,所以他也示意让大家配合他们。并让戚扬赶紧回去拿了相机过来。既然要弄出大动静,那不给报纸投几张照片怎么行。

如果不是来胡厂长没有提前通气,胡杨会然让邢鹏去联系电视台的记者。既然要把动静弄大,那自然就要弄到最大。

这是胡杨和这位本家的胡厂长第一次见面。

看得出,胡厂长见到胡杨的时候是有些意外的。主要应该还是意外于胡杨的年轻。

这样一个笑起来还带点天真的年轻人,竟然会是华夏科技公司里做主的人。

一个擅长“社交”的厂长,并很可能是因此才爬上厂长位置的人,胡厂长最关注的重点,从来都不在具体的生产上。

关于华夏科技这个公司,他也是找人打听过的。但这个时代的信息通路毕竟没有那么通常,他能了解到的信息非常有限。

只知道这个公司是北京来的,似乎是很有“关系”。而今天看到这么年轻的胡杨自后,这位本家的胡厂长自然就把他定位了成了一个来自京城二代子弟。

胡杨如果知道他的这种想法,也不会去纠正他。实际上,他这么想也没有太大的错误。华夏科技的人大部分也真就是各种所谓的二代子弟。

某某二代严格来说并不是一个贬义词。只是这个群体的代表人物,或者说被大家记住的那些代表人物,好像并没有做什么值得被称颂的事情。

胡杨也必须承认,如果没有他管着这群二代弟子,任由他们野蛮生长的话,似乎大概率上,也的确会变成大家“希望”的那个样子。

华夏科技和冷轧机厂的承包谈判进行的异常顺利。甚至要比之前的与起重设备制造厂的谈判还要顺利的多。

原因大约有两个,第一就是胡厂长对华夏科技公司“背景”的判断。第二则是因为他们更加清楚的看到了合同条款中的好处。这个方面,胡厂长的确要比那位姜厂长更加的专业。

华夏科技有“背景”,又许下了足够的好处,胡厂长没有理由拒绝这些。而在正式签署协议之前,胡杨和这位本家进行了一次单独私密的简短谈话。

谈话的内容并不多。

胡杨对胡厂长说道:“如果还有什么想要的,现在就提出来。”

胡厂长笑着说道:“已经很好了。”

胡杨没有笑,又说道:“现在提出来无论公私,都是可以谈的。”

胡厂长有些拿不住胡杨的意思。

胡杨继续说道:“可如果错过今天,您忍不住自己拿了,那我们就必须做一些很伤和气的事。”

胡厂长讪笑:“怎么会呢。

胡杨语气依然平淡的说道:“我们也不希望有这样事发生。但有些话要说在前头。关于你和冷轧厂的管理层,我们也是稍微进行了一些调查。你们的作风,多少我们也是有一点了解的。所以我想你应该不会意外我会有这种担心,是吗?”

胡厂长没有说话,只能以沉默应对。虽然他也算是老江湖,但眼下这种情况他还真是头一回遇到。虽然没有第三人在场,但被一个年纪还不到他一半的年轻人,用这种语气,说出这些事情。他一时间也不知道应该用何种反应来应对。

一个善于社交的人,必然是善于权衡和拿捏人际关系的。而在此时此刻,胡厂长感觉自己过去积累的经验似乎都不太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