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漠北林场(2 / 2)

工业教父 韭菜盒子 1710 字 2022-12-10

鹤岗地下的资源是煤炭,特点煤层比较浅易于开采,但问题也出在这里。

经过二三十年的开采,鹤岗矿区的地下都已经被掏得差不多了。进而就不可避免的的产生了大面积的沉降。而这直接导致大片危房的产生。因此地方上不得不进行了大规模的转移安置。结果就是从此鹤岗人根本不缺房子了。

一个人两三套房子是非常平常的事。需求被降低的同时,想要卖房子的人则更多。因为很多人都不愿意继续住在这里。

产了二三十年煤的城市,自然环境自然不怎么样。再加上失去煤矿之后的萧条。整个城市都显得毫无生机。

更早的时候,内蒙古的鄂尔多斯还有陕西的神木,也都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这样的城市的人均gdp都能远超周边地区。以鹤岗为例,人均收入是本省人均收入的三倍。而鄂尔多斯和神木还会更高。

人均收入高,消费当然就会更高,房价自然也就更贵。而这三个城市则更是因为房价而进入了一个糟糕的状态。

资源型城市很难转型,不是因为没有钱,恰恰是因为太有钱所以难上加难。

因为他们钱赚得太容易了。

资源型城市的核心就是一个“采”字。采,说白了就是从自然界中拿。拿的成本不高,而且又不缺少销路。

没有多少买卖是能比出售资源更赚钱的。既然躺着都能把钱赚了,那干嘛还要费劲的去转型呢?

可以轻轻松松获得百分之几百的利润,为什么还要去掺和那仅有几成利润的正常生意?

对于一般人来说,这个逻辑是没有问题的。但对于那些身处领导岗位的人来说,目光如此短浅就有问题了。

说回漠北林场,这里是胡杨考察了几个林场之后选出的地方。主要考虑的还是位置和环境。未来这边是要进行扩建的。地面、水源还有交通都是需要考虑的重要条件。

这一趟跟着胡杨一行人过来的,除了贺平源之外还漠河市林业系统的领导和漠北林场原来的领导。

贺平源还有今天没有来的薛嵩,都是这个项目的主管领导,这当然也不是什么巧合。正所谓朝中有人好办事。上面有人之后,在下面办事就肯定少很多麻烦。

这一趟贺平源差不过把所有相关的领导都找齐,而且几乎都是一把手。为的就是让他们都彼此混个脸熟,别搞出大水冲了龙王庙的闹剧。更不要有什么小鬼难缠的节目。

而华夏科技公司这边,胡杨这次也把几个主要负责人都带了过来。孙福生和项凌江这次也都跟着胡杨一起过来。同行的还有他们各自挑选的一批人。未来这边的具体管理,就要靠这些人来进行。

这批人的素质非常高,全部都是退役的军官,其中最低也曾经是排长。他们都有多年的管理经验,而且都曾经在东北服役,能够适应这里寒冷的气候。这一条很重要。不是随便什么人,都知道如何在冬季零下二三十度的地方生活并且工作,甚至是战斗。

漠北林场这边准备了一个盛大的欢迎仪式,据说之后还有开工仪式和奠基仪式等等。

以胡杨一贯的风格,当然是不喜欢这种形式主义的东西。但这些对贺平源带来的这些领导来说,却是非常重要的政绩,是必须要弄都漂漂亮亮的东西。

为了日后能够顺利合作,胡杨也就只能选择配合。好在并不需要他们几个一直露脸,只需要在重要场合出席就够了。

终于结束了所有过场,工程终于开始了。在工程的初期,胡杨需要伐木工人在林子里砍出二十米宽的工作面来。这个工作面将会笔直向北,变成一条二十米宽的林间公路。

伐木本身是带有一定危险性的。所以并不能一窝蜂的挤在一起砍。原则上来讲,至少在树被砍倒之后可能砸到的范围内,都不应该有第二个人在伐木。

东北的高大针叶林,一棵树有个二三十米太平常不过了。这么一算下来,他们没一个伐木之间都至少要保持四十米以上的距离。这样一来就需要分成若干个工作面同时进行。

考虑到各种因素之后,第一批进林子伐木的工人也只有百人左右。剩下都在后清理林场周围的树木。为之后大规模的基建做准备。

未来这里将会是个很重要集散地。第一阶段的建设目标就是将这里建成大型的物流中心。

从北面运回来的木材和矿石等等,都要通过这里转运到各地。而前方需要的各种补给和设备也都从这里运往北方。

喜欢工业教父请大家收藏:()工业教父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