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滚头岭(2 / 2)

工业教父 韭菜盒子 1764 字 2022-12-10

这位小李师傅开车的技术还是可以的。但明显有点不太习惯老李师傅这辆改过的车。也能看得出,他是开惯了那种没有助力的大车,初一开这种小车总有点莽汉绣花的感觉。

为了让他能多练练手,胡杨特意提出要去买点熟食和饮料之类的带上。说是这样就不怕到了中午找不到吃饭的地方。

小李师傅适应得还是很快的,出城之后就能感觉到的操作变得流畅了很多。

出城不远就是滚头岭,老远就能看到山和上面的山路。光用看得就知道这条路不会好开。大弯套小弯,上山又下山。作为一条省道,路况只能是千里之外的丹东第一水泥厂的盘山公路可以媲美了。

丹东水泥厂的盘山公路,是当地司机公认的毕业路。能顺畅的开完全程就能算是一个合格的司机了。那条路虽不好开但全程也就是半个小时左右,再慢四五十分钟也能爬出来。

而这个滚头岭足足有三个小时左右的车程。普通人能够保持专注的时间也就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之间。

这连续三个小时的山路,很少有司机能够一口气开下来。中途需要休息两三次的都算是其中比较厉害的。四五次都是比较正常的情况。

考虑到还有回程的问题,胡杨并没有要求他们开车走完整个滚头岭。可就是这样,他们回到宾馆也已经是下午三点多。

两个司机都很疲惫,胡杨自然不会计较这几个小时,痛快的按照约定付了车费,就让两个李师傅回去休息。他们离开之前,胡杨专门留下了他们的联系方式。

回到房间,胡杨问周梓倩传真收到没有。

周梓倩立刻拿出了几张传真交给胡杨。

这几张传真的内容一目了然,标题就是“宁德地区地质资料”。

资料内容已经做了初步的甄选,重点部分都做了标注。

宁德位于闽东燕山火山岩“断裂带北部”……;

宁德处在“东南沿海火山岩带”……;

宁德市地貌基本轮廓在“燕山运动末期”即已形成……;

地貌区划中属“闽中火山岩系中山地貌区”……;

“东部沿海花岗岩丘陵与平原地貌区”……;

海域内港湾“岛屿众多”,构成区内“地势陡峻”,其间杂有“山间盆地”……;

沿海一带夹“滨海堆积平原”……。

这些信息在加上胡杨两天来的所见所闻,以及和大小李师傅的交流,大约可以推测出宁德为什么没有像其他海港城市一样高速发展。

其实原因很简单就一个,地理条件。

宁德港所在的三沙湾是世界级优质良港,但这片优质海域背靠的这片陆地却并不是世界级。

宁德市的地形多山,包括周边几个县级市都是多山多起伏的地形。这使得这里的陆路交通情况很不便利。

整个地区能达到省道标准的路只有一条。而且大部分都要在山区里拐来拐去,就是那种上山下坡加盘山绕圈的山路。

这种路况对于陆路运输来说是非常不友好的。两辆货车相遇,连错车都非常麻烦。而且只要天气情况稍微一变,这条路就会得更加难走。

而唯一的那条铁路每天都是满负荷运行。火车车皮在这里可是最精贵的东西。想要弄到火车车皮就必须要塞钱。这早已经不是秘密或者潜规则,基本上都已经公开了。每节车皮都是明码实价。掏钱都不一定有车皮,不掏钱就绝对不会有。所以理所当然的,这里的运输成本高,同时运输的效率却很低。

公路不可以拓宽吗?铁路不能增加线路吗?山区不能开凿隧道吗?

不是不行,是很困难。从地质报告上可以看出,这里的地质山更有两个重要的关键词:断层和火山岩。前者说明地层不稳定,后者会给开挖隧道造成极大的困难。

困难不是不能克服,只是需要很多钱甚至生命来克服。

宁德港如此得天独厚的天然深水良港却始终发展缓慢的原因,就是因为陆路运输能力的限制造成的。

海运条件是好,但这陆路运输却无法海运运力匹配。这就是水桶理论的典型的例子,短板的发展程度就是这个地区发展的上限。

胡杨打电话给李亿峰。说出了自己的今天得到的结论。证据充分、推论合理、逻辑清楚,李亿峰认同了调查的数据和推论过程以及结论。

但是,对于这个结论的解读,他依然和胡杨不同。

喜欢工业教父请大家收藏:()工业教父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