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评论大战时期各国海军官兵的素质的话,也许德国海军能够排在第一位,连唐帝国的同行都不得不佩服德国海军官兵的战斗素质,以及在战场上所表现出来的英勇斗志。
相反,在欧洲称霸了数百年的英国海军却在大战期间并没有表现出多高的素质。
“斯卡格拉克海战”再次证明了这一点,英国海军有着绝对的兵力优势,结果却让德国本土舰队打出了几个极为漂亮的齐射,让英国海军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负责在正面对付德国本土舰队的是“前衞”号,“勇猛”号,“挑战”号,以及“决心”号。
四艘战列舰在编队里的位置也是如此,当时“前衞”号的航向是85度,战舰之间的距离是2500码,速度18节,这是在炮战时能够保持的最大速度了。
西面,卢金斯上将的旗舰“俾斯麦”号在最前面,然后是“提尔皮茨”号,“格奈森瑙”号,以及“沙恩霍斯特”号。
舰队航向是100度,速度20节。
因为炮战是由雷达引导的,夜晚了望员几乎起不了什么作用,而德国战舰上的雷达探测精度更好,所以卢金斯能够让舰队保持更高的速度,争取绕到英国舰队前往去,然后迅速转向,截住英国舰队。
炮战从2万码打到了18000码的时候,双方的炮击才有了一定的威力,在2万码外,不管是“俾斯麦”的382毫米主炮,还有“前衞”上的15英寸主炮,都很难撕开对方的主装甲,而两种战列舰的火力是旗鼓相当的,都有八门主炮,射速也相差不大。
而最大的区别是,德国海军仍然坚持使用了轻弹,即注重近战时的直射威力,而不太重视远战时的大角度威力。
这也是卢金斯选择尽快逼近对手的主要原因,“俾斯麦”的主炮在15000码以内有着巨大的威力,如果在10000码以内的话,可以直接击穿英国所有战列舰的主装甲,而且其炮击精度比英国战舰的主炮要高出许多。
萨摩维尔也不是笨蛋,他可不想与德国人打近战。
德国的制造业,特别是机械制造业是非常发达的,火炮的制造精度甚至比唐帝国海军还要高,“俾斯麦”的主炮炮弹可以在近距离内轻松的干掉任何一艘“前衞”而英国海军新装备的重弹的主要特点就是适合远距离作战,以大角度打击对手的水平装甲,而不是垂直装甲。
因此,战斗一打响,萨摩维尔就没有想过要与卢金斯拼刺刀,保持合理的距离,是击败德国本土舰队的必要条件。
到三点十五分,双方的距离只有15000码左右了,虽然双方都各打中了对手几发近失弹,但是都没有造成什么实质性的威胁,只有德国舰队最后面的“沙恩霍斯特”号的屁股挨了一发近失弹,差点被炸掉一个螺旋桨。
可到了15000码这个距离上,对双方而言,这基本上就是在拼刺刀了。
此时,萨摩维尔把舰队的航向调整到了105度,争取拉开距离,同时又能保证每艘战舰的四座主炮炮塔都能对准目标。
卢金斯发现英国舰队的航向变化之后,在三点二十八分将舰队的航线调整到了125度,仍然向努力拉近距离。
也正是这次调整航线,双方的厮杀总算是进入了高潮。
三点三十七分,“提尔皮茨”号在第18次齐射的时候打出了一个漂亮的跨射,对面的“勇猛”号差点就被砸中,两分钟后,第20轮齐射,“提尔皮茨”号首开战果,八发炮弹中竟然有两发命中了“勇猛”号,一发打在了舰首,炸飞了“勇猛”号的鼻子,另外一发打在了靠近舰尾的副炮群里,引爆了这裏的部分小口径炮弹,炸死了数十名炮手,最重要的是,这发炮弹引发了大火。
“勇猛”号上的大火成为了招引炮弹的标牌,“提尔皮茨”号接下来的几轮炮击都相当精准,连续多次命中“勇猛”号。
“俾斯麦”号也在第21轮齐射的时候将炮口对准了“勇猛”号,而不是继续与“前衞”号鏖战,并且在接下来的五轮齐射中至少打中了“勇猛”号四发炮弹。
连“格奈森瑙”号都加入了炮击“勇猛”号的行列,只是这艘战列巡洋舰上的主炮对“勇猛”号构成不了多大的威胁。
不到三点五十五分,“勇猛”号就已经是千疮百孔了,短短的十多分钟时间里,英国水兵终于品尝到了德国海军炮手的高素质,以及德国海军舰炮的准确性。
可同时,英国人也发现,在15000码以外,德国战列舰打来的那些穿甲弹是很难贯穿“前衞”级战列舰的主装甲的,也许对付战列巡洋舰没有问题,可要对付真正的战列舰,德国海军的轻弹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在“勇猛”号遭到集中打击的时候,“挑战”号首先给对手还以颜色。
三点四十三分,也就是在“格奈森瑙”号对“勇猛”号打出了第四轮齐射的时候,“挑战”号打出的一发15英寸穿甲弹直接命中了“格奈森瑙”号的首炮塔,两分钟后,又是一发从“挑战”号打来的穿甲弹击中了“格奈森瑙”号的尾炮塔。
就在“格奈森瑙”号准备转移火力的时候,三点五十三分,“挑战”号打出的炮弹第三次命中了这艘倒霉的战列巡洋舰,而且是以大角度命中了战舰的中部,并且最后在3号锅炉舱爆炸,彻底的摧毁了3个锅炉舱,只有隔得比较远的2号锅炉舱没有被摧毁。
“格奈森瑙”号一下就失去了近四分之三的动力,并且燃起了大火。
三点五十五分,卢金斯不得不命令“格奈森瑙”号先单独撤出战斗,并且让“沙恩霍斯特”号顶上来。
而让卢金斯感到欣慰的是,两分钟后,连续被命中十几发巨弹的“勇猛”号也步履蹒跚的撤出了战斗。
可同时,德国本土舰队的好运也用完了。
四点不到,开始还大展神威的“提尔皮茨”号的首炮塔被“挑战”号打来的穿甲弹命中,丧失了四分之一的火力。
“提尔皮茨”号的还击差一点就命中了“挑战”号。
到四点十五分,“提尔皮茨”号甚至获得了一次立下奇功的机会,从其三号炮塔打出的一发炮弹命中了13500码外的“挑战”号,而且穿透了主装甲,进入了战舰的内部,可这发炮弹却没有爆炸!当时炮弹的命中点就在“挑战”号的首部主弹药舱附近,如果爆炸了的话,“挑战”号很有可能被直接炸上天,德国本土舰队很有可能获得短暂的实力优势,至少也能够摆脱萨摩维尔的堵截,逃离战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