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总体上讲,“长江”级的改进是成功的。
在有限增加了排水量的情况下,航母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首次采用了装甲飞行甲板(最值得称道的地方,这也成为了后来帝国航母的标准设计)使用了性能更好的弹射器(“皇帝”级在战争期间做了类似的改进,这是帝国航母载机能够高效率出动的主要原因。同时,帝国的弹射器技术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改善了机库与弹药库的布置(主要是提高安全性,以及效率)采用了分散布置的电力系统,舰体水线以下部位采用了小隔舱设计。
可以看得出来,“长江”级的改进主要集中在战舰的生命力,以及航空作战的效率两个方面。
“长江”级只是用来过渡,并且在战争初期的艰难条件下支撑起帝国海军的一级航母,而不是真正的主战航母。
“长江”级本身的缺陷仍然是很明显的,过小的排水量仍然是最大的问题。
因此,这一级航母只建造了四艘。
也正是通过“长江”级的设计,帝国海军在航母设计方面走向了成熟,这为后来的新型航母奠定了基础。
同期美国“约克城”级航母性能:
标准排水量19800吨、满载排水量25500吨。
尺寸:舰长248米、宽33米、吃水7.9米;飞行甲板长245米、宽26米。
动力输出功率120000马力。
航速:34节。
续航力:7900海里/20节。
武备:8门127毫米口径高平两用炮,16门28毫米口径高射炮。
舰载机:80~90架(18~36架战斗机、36架俯冲轰炸机、18架鱼雷轰炸机)同期日本“翔鹤”级航母性能:
标准排水量25700吨,满载排水量29800吨。
尺寸:舰长257.5米。
宽:26米。
吃水:8.87米。
型深:23米。
飞行甲板长:242.2米。
宽:29米。
动力系统采用4台蒸汽轮机,8台主锅炉,输出功率160000马力。
航速:34节。
续航力:9700海里(18节)
武备:8座双联装127毫米高平两用炮,12座三联装25毫米高射炮。
舰载机:84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