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攻守法度森严(1 / 2)

李孟羲本以为自己已经学会了守城之法。

可是,脑海中杂乱的记忆时不时就会蹦出来产生新的想法。

上一刻,自认可以守住城,至少可以守住黄巾军攻城之势的李孟羲,突然就明悟了,才只学会守城墙而已。

智谋百出是他,谨慎是他,自我感觉良好是他,最后清醒的也是他。

李孟羲真是人间清醒。

刘备不由得笑着摇了摇头。

这孩子,每一个一惊一乍,总出人意料。

李孟羲说,只学会了守城墙。

而若刘关张三人全部有事,必须把守城之事交给别人,刘备必定会把守城重任给李孟羲。

为什么?因为李孟羲只会守城墙。

天渐渐黑了。

到夜,李孟羲和刘备告辞。

停军两日,借城池操练攻守战法。

这两日已过,明日得拔营行军了。

夜晚,借火把之光,李孟羲趁夜,记录这两天的收获。

“借城练兵两日,所得攻守战法众多。

一为

攻城梯最终技术细则增补。

攻城梯可制钩,钩用车轮一半,隼接于攻城梯一端。

不用方钩,而用半圆钩,因圆钩钩城便捷。

二为

守城之弓弩手分配策略及战术。

一城垛,应左右安排弓弩手各一名。

强弩力劲,可穿盾透甲,弓箭射速迅疾,两下结合,可提高容错率。强弩射速慢,难以应付突然之敌;弓箭力道小,不足给重甲敌军造成有效杀伤。两者结合,强弩狙杀,弓箭压制,为最佳配备。

又有,四人递三弩,加快强弩射击频率之递弩战术。

又有,于城垛射击孔射击时之左右交替射法,左不射,右便不能射。此可减少混乱,亦能让射击频率更快。

三为

守城器械之叉杆。

叉杆之妙,妙在其长。因其长,故能合众人之力。无叉杆,城垛前推梯,只能挤两人,只有两人之力。

若城高梯重,徒二人之力,不能倾梯。

仗叉杆之长,十人可合力,二十人亦可合力。于是叉推梯倒。

小小一叉杆,可令敌方攻城伤亡增加数倍不止。

四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