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以“青巾”为号(1 / 2)

或许,纵观大汉天下,纵再远至西至安息,至贵霜,至罗马,举世无人能练出比李孟羲更整齐的阵列。

举世,无一人。

自悟出队列重要性的李孟羲,尚不自知他已经有了决胜沙场的一个重要筹码。

李孟羲有了所悟,便向刘备讲解了队列整齐令行禁止的重要性,刘备顿觉视野为之一阔。

刘备再一细想,若是让站着不动,有人摇头晃脑手脚乱动,十人中有一人乱动,百人中便有十人,千人中便有百人。

如此,还如何万人如一。

刘备细思,确实应该在细微处严加操练。

李孟羲远超时代的知识,无疑引导刘备见识到了新的天地。

原来战阵关键,竟在一臂一步之间。

这晚,只练了立定和踏步,练的还乱七八糟。

此夜,骤得李孟羲相授练兵之法,刘备久久难眠。之前也跟李孟羲一同操练过攻城守城术,当时所得也颇多,但无一有如今日所得之法简明扼要直指根本。

突然间宛若是得到的兵家至理,若非夜色深沉,青壮都解散回去了,刘备都要迫不及待亲自参找来兵卒亲自操练一番了。

长夜漫漫,刘备关羽二人,围着篝火在拆甲,好好的铁扎甲,拆了一副又一副,拆的七零八落,堆了甲片一堆,他们准备编步人甲了。

喊口喊的的李孟羲人都是兴奋的,回去之后,他一点睡意没有,照旧,把麻布卷和笔墨拿出来,准备写一天的所得。

麻布拿出来,卷开之后,卷到了底,李孟羲才发现,树干粗的一大卷麻布,竟然写完了。

这才几天啊,写了那么多字。

毛笔写字,太不方便了,费地方。

只好翻出新的一卷麻匹。

“匠营管理细则增补:

匠营分做两部,一部只做板车,不分心其他,一部做杂活。

薪资同样两分,做板车木匠,一队十人,做成一辆板车,总赏粮五十斤,人均五斤粮。

此可为永例。日后再做板车,皆用此法。

另,杂活工匠,月领粮二十五斤,十天一领,首旬八斤,中旬八斤,下旬九斤。

此所以十天一领,盖激赏之法,应重时效,今日发粮,激赏之效今日最强,明日稍减,后日再减,不消数日,便成无效。

激赏重在时效,故粮十日一发,一月一发太久,五日一发太忙。”

“匠营副官鲁犁,统管全局,只于其粮二十四斤。

因,匠营与军营不同。军中官高则饷厚,此为惯例,无人异议。

然,匠营重劳作,有劳有饷,不劳不饷,此方为匠人间之惯例。鲁犁为管制之官不干杂务,只管全局,若其饷高余众,人多不服。

故,匠营之官,免其劳作,稍薄其饷,当无人异议。”

“得匠人所提改进生产之方法,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