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则有,一,用马车,不用牛车,牛车速慢,而马车迅疾。
二,马车半载,不使车载沉重,以慢车速。
三,车队数十车,应一体趋同。或全用驴车,或全用马车。不可相杂之。】
【游骑商队亦可快马轻车】
写完,李孟羲掷笔,如同剑客演练完了一套剑法一样,长舒了一口气。
好了,游骑商队至此,进化完毕。
回想这两三日。
第一次,游骑去村里采买,被人家以为是有恶意,被村民给围了起来。第一次还因为没带够篓子,买不了太多东西。
第二次,吸取教训,李孟羲甚至都把游骑商队和村落交涉的顺序想好了,什么一个游骑太少,怕送人头,什么游骑太多,会吓到乡民,所以四个差不多合适。还有多立旗帜,少举刀枪,什么两个骑兵前去交涉,两个骑兵在远处等着,一是减少威慑,二是防止被人埋伏,都没人回去报信的。
所以,在第二次去采买,八个空闲游骑,分成两队,游骑们全都背着篓子,篓子里装着钱,游骑都拿旗帜,腰间刀不出鞘。
但是,遇到了意外。
意外就是,除了能碰到村落这一种情况,还有在半道碰见的乡人这一种情况。
让乡人带路去村,于此环节,又出问题了。
骑士们都是武夫,沟通能力有限,路遇乡人,多次无功而返。
这时,待不住的的刘备亲自带队,游骑商队在这第二次成功采购之后,进行了第二次升级。
第二次升级的地方是,当路遇乡人,立刻停马,然后一善言谈之人,下马前去交谈,接着,先予其钱,再问其带路。
这是第二次升级。
当刘备买到了东西回来,跟李孟羲说起游骑商队所遇到的事,此时,便引发了采买队第三次升级。
此时,李孟羲已经意识到了,商队不仅要进行商业行为,还有外交工作要做。
再这么一扩展一联想,就想到了需要有专门的外交人才负责采买队之事。
同时,也想到了,司马懿适合外交,而张飞不能去买东西,张飞脾气暴躁,容易出事。
同样,还想到了与之相关的军规应如何。
还想到,若趋至城下求购军粮,等三刻为宜,三刻无有响应,我军可去也。
最后,聪明的李孟羲便又想到,采购车队的问题。
至此,采购车队架构趋于完美。
最终版本的采购队,应是——
三个游骑,带着一个空马车,游骑带旗帜,不露刀枪,其中应该有一骑是外交人才,宠辱不惊,而且精通商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喜欢汉末第一兵法家请大家收藏:(www.zhaozhi.us)汉末第一兵法家枣子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