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卢植眼中的天纵之才(1 / 2)

黄巾军情于一副图上尽现,贼情李孟羲尽知。

李孟羲他看着卢植,挠头想了半天也想不起还要问些什么。

卢植也不催,微笑的看着他。

好一会儿之后,李孟羲实在没什么问了,他倒是想到一事,李孟羲眉头一挑,看向卢植,道,“如今卢师孤身离军,那董卓又是不能容人之人,必于军中大肆排除异己。

想必此时,卢师麾下诸将,此时如履水火,进退失据。”

“此番我部前去讨贼,若遇上董卓,看能不能接济众将。”

“故而,”李孟羲停顿了一下,期待的看着卢植,“卢师可与我修书一封,书信中可言明,令军中诸将离董卓暂投我部,我军也好代为照应。

若有信物,也请一并交付于我。”

李孟羲说的诚恳,好像全是为卢植考虑的。

然而这掩盖不了李孟羲想趁机抢人的意图。

李孟羲的小心思,瞒不过卢植,卢植看破并不说破。

今番孤身离军,大军所托非人,军中诸将真如李孟羲说的那样,进退失据。

刘备若能照拂众人一二,也算了却一桩心事。

再者说,刘备义军草创,军中处处需用人,众部属入刘备军中,一能远离是非,二也能助刘备一臂之力,两全其美。

李孟羲有着小算计,想薅卢植羊毛,能薅一点是一点,然此乃阳谋也,于情于理,卢植不会拒绝。

提笔挥就了书信一封,卢植把书信交给李孟羲,交代到,“军中有我侄儿卢钟,任裨将军,他识得我笔迹。

见他只需把书信交付于他,他自会明白。”

李孟羲接过书信,粗略扫了一眼,而后沉吟道,“……估计不妥。董卓若清除异己,卢师亲信必首当其冲,卢钟将军又是你侄儿,我估计,此刻他或已身死……”

说到这,李孟羲自知失言,赶忙闭嘴。

卢植闻言,张了张嘴,“唉。”无力长叹。

李孟羲说的很有道理,无力反驳。

若卢钟已死,那书信或无用了。

为稳妥,李孟羲又问卢植要其他信物。

卢植便搜身上,无一长物,只找到一条豹皮腰带。

卢植解下腰带送给李孟羲,道,“此物,我亲近众人应当眼熟,有此物,小友应能便易行事了吧。”

只有一条腰带,能不能便易行事,李孟羲表示怀疑。

半晌后,李孟羲上下打量卢植数番,眼睛直勾勾的,“还有无其他?”

李孟羲一副不拿干捞净誓不罢休的嘴脸,卢植都无奈了,有些哭笑不得。

卢植也是头痛,心知李孟羲也是为详以计事,卢植也不好说他什么。

卢植直挠头,好半晌后,卢植实在拿不出来东西了,只好道,“我军中有宵禁口令,令为【流火】,董卓掌军,我料他必不用我旧令。

故,若你寻我亲信,当其面,述此令,当能取信于彼。”

流火。

七月流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