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李孟羲领大兵出,关张二人亦去,刘备以为兵势凶险,听李孟羲详说当时,刘备才知,比料想更险,稍有不慎,今日必血流成河。
尤其李孟羲一句,【能战,方能言和】,更让刘备有大为受教之感。
细细思之,若敬皇甫嵩三分,那皇甫嵩贵为朝廷中郎将,怎将涿州义军放在眼里,其必倾轧而来,到时一退再退,不得不战,战则死伤无数,战则必落谋反之实。
万幸,军师谋划妥当,制住两下厮杀。
刘备目视李孟羲良久,见李孟羲盯着瓦罐中的鸡不动,刘备拿起筷子,往瓦罐中捣了捣,见肉已炖烂,下手撕下一条鸡腿递给李孟羲。
“多谢玄德公。”李孟羲谢到。
刘备笑问,“羲儿,若今日战事避无可避,又当如何?”
李孟羲抬头,看着刘备,郑重道,“那便与他一战。”
说罢,一口咬上鸡腿,用牙撕下一块肉,边吃边有些含糊不清的说,“如某所言,与官军战,无论胜败,于我大不利。
于我无不利之时,唯有一战,尽灭官军。
故,要么不战,战则如雷霆,力图歼灭。”
刘备默然。
——
转眼至傍晚。
义军营寨稳固,因义军车辆众多,车阵于扎营之时发挥大用,一半寨墙乃用板车首尾相连围成。
因强敌在侧,恐官军突然发难,扎营特意紧凑许多,更留有许多人手以作守备。
因行军暂止,无法行军,便反而有了停下来的时间。
见缝插针被义军发挥的淋漓尽致。
李孟羲在跟小朋友们玩,忽然就听到了练兵呼号声。
他极诧异,今天还练兵?想了一下,李孟羲带着下课了的弟弟,去看练兵去了。
至练兵场,刘玄德已径自开始练兵。
扎营虽紧凑,新兵营练兵场地却留了足够空地,一根根用于区分各部区域的火把柱已遍地插好,井然有序。
看到新兵们练兵,李孟羲突然想起白日之事,白天领新兵出战,虽说新兵阵列整齐,但仍有大不足。
不足之处,在于兵器,在于木枪。
平日的队列动作,不管走转停走,全都是徒手,可加了一根枪之后,就如白日列阵之时,有人左手拿枪,有人右手拿枪,更不用说,有人枪竖脚边,有人枪竖身侧,更不用说,齐步走的时候,有人握着枪,有人肩上扛着枪,有人端着枪,各种不齐。
对习惯了整齐的李孟羲来说,虽人齐,却持枪不齐,很是难受。
李孟羲上前,就持枪队列动作与刘备商量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