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 兵贵神速(2 / 2)

队列训练到此,于李孟羲而言,突然难度大到了天上去。

早前的训练,所有的动作,站立转向走动等等,这些是李孟羲从初中开始就接受到过数度训练,因而对队列动作非常熟悉。

可到如今,实战队列需要有持枪动作,李孟羲的经验在此时没有了。他所接受的队列训练全是徒手队列,未有丝毫持枪队列的经历,不仅经历没有,甚至都没怎么见过军队持枪时是怎么走队列的。

这就意味着,要自己编队列动作了。

结合队列,第一个队列动作是立正,那么于持枪,第一个则是持枪立正。

持枪立正,左手持枪还是右手,李孟羲稍一想,便觉得理应是右手,右手有力且灵活。

然后,右手持枪,右手该如何持枪,枪柄顿到地上,枪柄是顿到脚尖还是脚侧,是贴着脚还是不贴着脚,枪的角度又该怎样。

李孟羲觉得,若论气势最强,应该是枪直直竖在地上气势最强。

立正姿态,枪立地角度于是有了,枪直立地面九十度。

然后,枪应该立在哪,是贴着脚尖,还是贴着脚侧,还是离脚侧稍远。

李孟羲和刘备叫人来试,发现是,枪不在脚尖不在脚侧,而是身体右上角一点,持枪站立动作最合适,最自然。

问题就在这里,枪若贴着脚放,动作标准容易量化,贴着脚放就行,然而要是放到右上角一点,于士卒个人,就得自己去掌握距离和位置。

李孟羲盯着持枪站立的士卒的脚,皱眉看了半天,到底是一掌,还是一掌多,到底是从脚尖右斜四十五度一掌,还是右斜六十度一掌,弄不清。

最终,李孟羲亲自拿过枪试了好久,才终于摸索出了精准的动作标准。

实则不用管枪与脚的关系如何,关键在手,手只要手肘贴着腰间,手臂自然前伸,那么枪落地的位置,就恰好是合适的。

由此,持枪动作核心,实则还是手。

手肘贴腰肋,手臂与地面水平,手掌竖起和地面垂直,手只要直,枪自然也直。

立正持枪动作完成。

令新兵数人过来持枪立正,教新兵半天,新兵依然茫然模样。

看着出来的几个新兵,老的都是老大爷了,年轻的十五六岁模样,如此兵员,接受能力差可以理解。

李孟羲眉头皱起,朝旁吩咐,“令调教导队前来。”

新的队列知识要往下传递,李孟羲一下就想起教导队了。

教导队四十人,乃是第一批精心练成的队列兵,且此四十人,又作为教官训练了第二批一千六百人,此四十人第一批队列兵,乃是军中队列水平对队列理解能力最强的四十人。

片刻后,教导队各队前来。

教导队集合之后,李孟羲再交代持枪立正动作。

“动作要点,以立正站姿,右臂上半臂不动,手肘紧贴腰肋,手臂平出朝前,手掌竖起,掌心向内,枪握手中,枪直顿于地,可听明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喜欢汉末第一兵法家请大家收藏:(www.zhaozhi.us)汉末第一兵法家枣子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