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中午的时候,小砖跑回来了,下课了。
李孟羲见小砖回来,立刻就把早准备好的哄小孩儿的玩具拿给弟弟。
李孟羲找来了一堆东西,有装满水的大木盆,中间夹了麦秸能浮在水面上的小麻线团一把,还有一个丑陋的有孔的木头旮瘩一个。
李孟羲和弟弟一起数了三十个小麻线团,李孟羲道,“小弟,你来数数,看是不是三十个。”
小砖一个一个认真数了,“是三十个,俺数了。”
等小砖数好,李孟羲把所有的三十个小麻线团丢到了水盆里,然后把木头旮瘩也丢到了水盆里。
然后跟昨天一样,他们哥俩嘻嘻哈哈的用力晃动着水盆,把水盆里的水晃的乱溅,连带着,飘在水面上的麻线团和木头旮瘩也乱晃着。
引导到这里,李孟羲就不管了,他陪着弟弟,静静的看着,任由弟弟去自己玩耍。
一盆水,一些飘在水上的麻线团,一个有窟窿的木头旮瘩,这么简陋的东西,能玩的方法能有多少,最好玩的不过是把水晃起来了,看着木头旮瘩随水晃荡。
对小孩子来说可能很有趣的游戏,对李孟羲来说,可幼稚死了。
弟弟嘻嘻哈哈的晃荡着木盆在玩,玩的乐此不彼,李孟羲笑着看着,并不参与。
丑陋的木头旮瘩,看起来很难看,但其本身并不简单,乃是匠人们花了心思做出的,木头旮瘩本身,是模拟木炭的道具,木炭有的结构性质,这个木头旮瘩也有,并且效果放大了千百倍。
水晃荡着,木头旮瘩飘着荡着,飘在水面的麻线团也飘着荡着。
终于,该发生的事发生了,有麻线团巧合的灌进了木头旮瘩的孔洞里,李孟羲瞅见了这一幕,但他没说,他想看看以弟弟的观察能力能不能独立发现这一点。
李孟羲明显小看了弟弟,不一会儿,小砖察觉到了这个秘密。
小砖把木头旮瘩从水里捞起来,然后对着孔洞瞅了一眼,“哥哥,”他对李孟羲说,“跑里边了。”
李孟羲装作什么也不知道,“不都在盆里吗?哪里跑了?咱们数数好不好?”
小砖用一副不理解的眼神看着李孟羲,明明有个麻线团跑木头旮瘩里了,看一眼就能看见,还非要数一数才知道少了。
有一个郑人买履的典故,就是说有傻子宁可相信尺子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李孟羲还不知道,他被弟弟怀疑是傻的,弟弟觉得能看一眼能确定的的东西,非要去麻烦的数一遍,这很傻。
李孟羲和弟弟一起,把木盆里剩下的麻线团数了一遍,“呀,是二十九个呀!”李孟羲装作很惊讶的样子,他朝弟弟眨了眨眼睛,“少的那个会去哪里了?”
弟弟咯咯直笑,弟弟把木头旮瘩举起来,“哥哥你看,跑这个洞里边了。”
李孟羲接过木头旮瘩一看,果然,小麻线团灌进孔洞里了,塞到那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