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十万兵力(2 / 2)

以小见大,一路过来各部乡兵大抵如此,其他军备不一定有,弓弩与枪配备率很高,看来自家军官们把命令执行的很好。

李孟羲与刘备两人在这处营地看了好一会了,期间,有乡兵注意到两人,频频回头来看。

终于,有一前排乡兵忍不住碰了碰身边的甲士,并凑头过去耳语了几句。

那甲士本来正耷拉着脑袋坐着,已经睡着好久了,被猛一叫醒,赶紧一骨碌爬起来,边扶头盔边往扭头后瞅,一瞅看见顶盔掼甲的刘备,就是一惊。

及甲士慌忙跑到跟前,小心翼翼手足无措尴尬的笑着说,方才想歇歇,不成想一睡睡过去了。

这是很明显的玩忽职守,这正是战时,乡兵们可以懒散,但负责指挥的战兵伍长必须时刻警惕。

刘备也深知这几日太累,未过多苛责,只是嘱咐甲士警醒一些,便不多说了。

等离开这里,走远,李孟羲回头看了一眼,方才那个睡大觉的甲士已经上土坡上去了,持的枪看着渔阳城的方向,站的笔直。

再往下继续巡视,要说大几万的一支军队,九成都是新募乡兵,期中零零散散的问题还真不少。

比如,营地布置问题,巨鹿军的阵线现在是这样,壕沟壁垒在前,营地与兵力贴着壁垒在后,这样既大大方便了管理,也方便了作战,可,各部布置不一,有的营帐离车阵太近了,这就很不利,一旦发生战事,士卒们需要在车阵之后依托车阵作战,车阵之后需要留出相当空地以布置人手,这样以来,帐篷就成了阻碍。

更好的做法是,营地不该跟作战场地离的太近,而应留出足够距离。

细思若战斗爆发,双方箭雨往来频繁,像帐篷这样易损的物品,极易被敌军箭支损坏。

事出仓促,当日夜袭至渔阳城下,根本来不及做详细安排,只能就地扎营就地开工布置工事。

走在路上,旁边都是类似的一小块一小块的营地,营地该远离战场,可远离多远为好,李孟羲不由想到。

考虑到箭支对营帐的强大破坏力,要想营帐足够安全,营帐最少得设置在阵地之后一百五十步开外,可这么一来,城中之敌若突然杀出,乡兵自百五十步外仓促赴战,恐反应不及。

想到这里,李孟羲眉头顿骤,忽而又舒展开来。莫不是傻了,士卒何必非在营地待命?营地大可布置在五百步外,士卒不在营地,士卒去阵后待命,反应可及时。

只是如此一来,又有问题,营地和阵地合二为一的好处是,万一突遇暴雨,士卒既能躲进帐篷避雨,同时又离阵地近,既不被雨淋,又不耽误战事。

而若两下分开,营帐离阵地远,营帐自然安全,可一旦暴雨突降,士卒却也无法借助帐篷避雨,总有一个不能如意。

尤其以巨鹿军如今现状,要维持庞大的阵线,巨鹿军全军要时时待命,且军中九成人力都是仓促招募的乡兵,乡兵们普遍身体素质不好,且后勤薄弱缺少必备的御寒挡雨衣物,一旦暴雨突降,不借助帐篷躲避,打击甚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喜欢汉末第一兵法家请大家收藏:(www.zhaozhi.us)汉末第一兵法家枣子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