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比如现在,李孟羲起草的好几份不同的传单,略数了下,八成的字已经有现成字模了,只需临时再刻两成新字模便已足够。
在巨鹿军良好的体系和氛围加持下,谁能知道字模打仗的时候有什么用,可恰好,到用的时候,字模神奇的齐备了。
智慧的高境界是,运筹帷幄,算无遗策。比之更高的境界是,根本都没想起,也没有运筹,也没有计算,甚至没有思路,连想法都没有,莫名的助力却自动送到眼前了。
个中原因,算无遗策也好,运筹帷幄也好,终归是一人之智,终究抵不过众人之智,比不过体系。
——
关于人工,人力,有这样一个算法,假设,一个人砍十棵树需要一天,那么,一万个人砍一棵树,难道,只需要一万分之一天,也就是八万六千四百秒的万分之一,八秒吗?八秒砍一棵树,显然不可能。人力,并不完全等于效率。
巨鹿军同时做一百台攻城塔都不难,而哪怕把所有人力物力全集中起来,短时间想做好区区一台攻城却很难。
一架临时赶工完成的攻城塔做好了,在重兵掩护下,攻城塔缓缓向敌城推去,这个举动又引起敌军的一阵骚动。
近城两百步,攻城塔停下不走了。再前就完全进入弓箭范围了。
李孟羲在甲士簇拥下,在塔楼顶上,皱眉朝城头眺望,他捏了捏手中的一塌传单,这么远的距离,传单也撒不过去啊。
事先备案有,仿照飞箭传书的方法,着弓箭手把传单射入城中,以巨鹿军纸张的轻便,箭书的射程一定比绑个麻布片或者竹筒来的好。
但此方法,李孟羲觉得不算太好,一是,射箭书浪费箭,把箭往城中漫射,万一敌军把箭捡了反射回来就不好了。
还有,射箭书还得抵近射,危险。若只射一两封箭书,只需动用射手一二人便可,折损一二人代价可接受。可,只射一两封箭书,那就只是箭书而已,不是满城飞的到处都是的传单,且,李孟羲深思过撒传单这件事,会打草惊蛇的。
以己思之,若是敌军撒来传单,作为应对,第一时间肯定要立刻把传单收缴并藏起来,并隐瞒消息,并立刻派心腹之人上城戒严,再有传单射上城头,立刻收缴,不让士兵看一眼。如此一来,传单的效果就将大打折扣。
故而,撒传单一定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瞬间就撒的满城都是,使敌军来不及封锁消息,这才能尽最大效果。
两难之处便在这里,区区一两封箭书容易打草惊蛇且效果甚微,千百支箭书瞬发城头可以迅雷不及掩耳,可却势必向城头抛射大量箭支,有可能资敌,同时,出动成千上百弓箭手,再加上大量护卫兵力,不亚于一场佯攻了,伤亡必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汉末第一兵法家》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枣子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枣子读书!喜欢汉末第一兵法家请大家收藏:(www.zhaozhi.us)汉末第一兵法家枣子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