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有大汉的粗犷,大唐的瑰丽,也有两宋的豪迈和婉约。
如同跨越千年的长河,直接击中贾琼的内心,让他血脉偾张。
沿着禁军林立的御道一路前行,过棋盘街,御桥,承天门。
步入奉天门,一座白玉栏杆围起的巨大广场便映入眼帘。
广场尽头,在三层三十九级汉白玉台阶之上,一座金碧辉煌的雄伟宫殿巍峨耸立。
第一次见到这震撼的一幕,所有贡士都感觉心潮澎湃,不由对皇权生出深深的敬畏。
奉天殿位于皇宫中轴线上,是外庭三大殿第一殿。
赶上大朝会时,因为人数太多,朝会就在殿前的广场上举行,今天的殿试也是在奉天殿外广场上进行。
此时隆庆帝高居摆在第一层丹陛的龙椅之上,丹陛下一溜站着十个朝中重臣。
他们全是身穿红袍的二品以上高官,不是阁老就是尚书,最中间就是身穿蟒袍的张纯阳和李世睿,这些人是殿试的阅卷官。
广场上此刻密密麻麻的摆着一排排矮桌,桌案上放着笔墨纸砚,桌前摆着黄色的蒲团。
“新科贡士入场!”
在太监的一声传唤中,贾琼在礼仪官的指引下走进广场,行至最靠前的一个考桌旁站定。
等所有人入场站好,随着太监一声“跪”,两百多名士子齐齐跪倒在地,山呼万岁。
“平身。”
隆庆帝威严的声音传来,众人谢恩后起身,拱手弯腰做聆听教诲状。
殿试之时,皇帝当堂出题,考生以臣子的身份写文章来回答,所以殿试策论也叫策问,或者问对。
只听隆庆帝说道:“自昔帝王创造丕图(宏图的意思),必有贻谋,以为长治久安之计。
夏商周之迹见于经,汉唐宋之事具于史。
朕欲闻其纪纲、统体、制度得失之详。
迨其嗣世之君,欲保盈成以跻至治,一惟旧典是遵是用。
其或久也,不能无偏而不举之处,则亦兴其滞,补其弊,期使斯民得被先王之泽,如夏启、商宗、周宣王是已。
而汉唐宋之君亦有能庶几者乎?朕欲究其奋励有为,功业可称之实。
夫事不稽古,固无以证今,然徒泛论古之人,而不求今时之急务,亦非纳言之善也。
昔朕太祖高皇帝统一寰宇,建制垂宪,万世攸崇。
太宗、世宗皇帝励精图治,壮我国基。
父皇定鼎两京,宏谋远略,光前裕后。
列圣相承,益隆继述,斯民乐育于熙皓之治,已百一十年矣。
然治极而弛,理势自然。
祖宗良法美意,岂能悉祗承而无弊乎?
肆朕拳拳以法祖为念,欲俾内外百司,群工庶职,感恩奋庸熙载,恪守夫典训而慎行之,毋滋偏失不举、名存实爽之议。
用期吏称其职,民安其业,中国尊而四夷服,风雨时而嘉祥至,谅必有道矣。
尔诸生皆学古通今,有志于用世者,其各直述以对,毋有所隐,朕将亲览尔等之作,以求善法。”
隆庆帝说完,众学子俯首答道:“臣遵旨。”
随后皆跪坐于蒲团之上,开始正式答题。
今天天气不错,暖阳高照,微风徐徐。
要是赶上下雨天,他们就得在奉天殿外的走廊下做题了。
殿试虽然只考一题,但是考试时间却有整整一天,就是给众学子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自由发挥,各抒己见。
书案上已经摆好了笔墨纸砚,这些都是上好的御用贡品,考生考完之后可以带回家中,作为传家之宝收藏起来。
时间很充裕,贾琼入座后先闭目沉思,思考如何作答。
隆庆帝高居丹陛之上,能清晰的看到所有考生。
他深深看了贾琼几眼,这个六年前的小小少年,如今已经几乎让他认不出来了。
英武不凡,气度沉稳,让他实在挑不出什么毛病。
隆庆帝暗自点头,心说这样的青年才俊,也不算辱没朕的女儿。
大家可以给给点建议,贾琼的第一个官给安排个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