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之所以卓冠千古,以其创之者其法善,而守之者其志勤也。
汉、唐、宋所以不逮者,庸非创之者其法有未善,而守之者其功有未至欤。
……
是则人君之治,莫不兴于勤而废于逸。
人君之勤鲜克善于始而慎于终,此前代彰灼着明之效,有国者不可以不慎也。
伏愿陛下以成王为法,以玄宗为戒,以臣之言为不欺,慎终如始,不敢逸豫。
则祖宗之法有不难守,天下之治有不难保矣!臣之幸也!宗社之福也!天下万世无疆之休也!
臣贾琼谨对。
贾琼这一篇策论洋洋洒洒数千言,先说了创业者必须立法,而守业者必须勤勉,时时修正前代之法,将变法和勤政联系起来。
然后就列举各代明主、昏君的例子,着重说了勤政的重要性。
最后歌功颂德一番,说本朝祖宗之法怎么怎么好,皇上只需要勤政,就可以保证祖宗基业千秋万代。
贾琼这篇文章,变法之意一带而过,处处在说勤政。
但是又确确实实表明了支持变法的态度,绝对是隆庆帝最想看到的文章。
一般殿试的策论文章,在千字左右的比较多,超过两千字的已经极少,但是贾琼这一篇文章足足五千多字。
他为了节约时间,直接在正卷上书写,都没有打草稿。
他越写越顺畅,渐渐陷入物我两忘之境。
中午时分,一些宫人提着点心、茶水过来,给这些学子们充饥。
跪坐着写文章时间久了可不好受,许多人趁这个时间稍作休息。
或者吃点东西垫垫肚子,或者出去上厕所趁机活动活动筋骨。
殿试在辰时就开始了,到中午已经有三四个小时,其实这时候不少考生都已经写完了。
对这些久经科场的考生来说,写一篇策论用不了太长时间。
不过太早交卷容易被人觉得对待殿试不够慎重,行事浮躁。
所以大家都耐着性子,要等到下午的时候再交卷,表示对殿试的慎重态度。
到了下午两三点,其他学子都已经停笔了,只有坐在最前面一排的贾琼依然在奋笔疾书。
五千多字,还要用正楷一笔一划的写,不能有丝毫疏忽,这速度自然快不起来。
隆庆帝不知何时已经离开,他不需要全天守在这里,只有十个阅卷官还在,一人一张圈椅坐在最前面监考。
其实殿试从来没有作弊一说,没人会在这样的场合作弊,也没法作弊。
毕竟连题目都是皇帝现场出的,所以这监考只是做做样子。
他们喝着茶水,不时小声议论两句,或者起来在学子们中间转一圈。
刑部尚书左益民说道:“盛大人,贾会元从开考到现在,这笔可都没停过。
他不是把策论当武侠小说来写了吧,你这个座师可得好好跟他说说了。
以后他入朝做了官,就别写那些江湖故事了。
鼓动百姓好勇斗狠,打打杀杀,终归是不好。”
盛嘉宾奇道:“哦,莫非左大人也看过我这门生的武侠小说?”
左益民闻言一滞,板着脸说道:“本官只是听说罢了。”
盛嘉宾淡淡道:“左大人执掌刑部,难道就是靠听说来断案的吗?”
左益民被堵得哑口无言,哼了一声不再说话。
盛嘉宾旁边的文渊阁大学士谢谦打圆场说道:“这会元郎怕是又有高论,我们明日一看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