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2 / 2)

今日作陪的宾客确实不少,毕竟季连江是当世大儒,虽不做官,可如今还活着的状元真的数他老人家最老,考上的最早了,他最出名的学生如今又是扬州最大的官儿,因此他老人家大寿,扬州官面儿上的人差不多点的几乎都到场了。于是便有知府郑致和笑道:“如海又谦虚了不是?小女在家里常跟我说,令爱虽然才9岁,一手字便写得颇有风骨了,就这样,还被你说成没她哥哥三分的功夫!可见你外甥的字确实是相当不错了。你先挑剔那么好的女儿,这会儿又嫌弃了外甥,真是岂有此理!这么出众的孩子你还要挑三拣四,你要真不喜欢,便把你那外甥送与我做女婿如何?”

林如海也哈哈一笑:“我倒是想,只怕这会儿答应了,回来嫂夫人舍不得女儿,致和兄家里的葡萄架就要倒了。”

这类话一听就是玩笑,没人当真的。郑致和是正经的有实权的五品大员,他的位置以后绝对还有上升的余地;许太太虽也是五品诰命,可那是皇帝给她的表彰,荣耀是她自己的,并没有男人的权势撑着,只是听着好听而已。日后许阳若是进不了学,连个蒙荫的资格都没有,见个官都得跪拜,日子实在不好过。郑致和就郑锦华一个嫡女,爱如性命,怎么可能这么随便许人。这种场合,男人开的玩笑与女人又不同,许多事情真的是说说而已,并不是什么试探,纯玩笑而已。

正说着,有下人到林家的礼物堆里把许阳的那副字而给找出来了。展开一看,却是一幅挂轴,打开一看,是刘禹锡的《陋室铭》,诗选的极好,非常适合季连江这样的当世大儒。而字体却更是妙极!竟是用小篆写的,要说许阳并不是特别擅长小篆,毕竟他年纪还小,还是基础的字体练的最多,但是这种挂轴要的便是美观,尤其这首《陋室铭》一共才七十九个字,写的又是雅致的文人情怀,所以许阳觉得用小篆挺别致的。

虽是说不是最擅长的字体,可是许阳写的也真是不赖!十几年的字不是白练的,现代信息社会神马字帖他见不到啊!哪儿跟现在是的弄个好帖子都自己家里藏着掖着的。而且最关键的是,历史上小篆的发扬光大其实是在清朝!大江的这个时候,吴昌硕还没出生,邓石如早就不知道被蝴蝶的翅膀扇到哪里去了,所以现在书法界也并没有这个人物。

在场的可都是识货的,真是如这首《陋室铭》说的一样: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两个小厮一人执了挂轴的一面,展开一晾,季先生先是一愣,继而惊讶,紧接着连走几步走到了挂轴跟前。这时候小篆真心不流行,可不流行不代表人们不喜欢,只是没有什么小篆写的极好的人物让人追捧,所以才不流行而已。许阳自认为不是最擅长小篆,可那是跟什么比?是跟他的馆阁体比,尼玛!科举为最终目的的这个时代,绝大部分文人都是馆阁体这东西练的最多好吧!仅次于这种最擅长的字,你这不就是摆明了非常会写这个嘛!

许阳准备礼物的时候,真的没想到自己的字会被当场打开看,更没想到这时候几乎没人把小篆写出名堂——虽然他知道这些书法界的常识,但是写的时候真的没多想。

对这时候的大江文人来说,小篆?这玩意除了刻章用,谁没事儿一天到晚练这东西啊!大江朝的文化早就走上了跟清朝不同的道路,所以小篆至今还很少被大家当做必要的字体来练的。而在此之前的朝代也很少有小篆出名的书法家,就算有小猫三两只,在信息极为不发达的这个时代,谁见过几篇小篆的好帖子?而许阳的小篆一开始临的是吴昌硕的字,后来年纪见长逐渐有了自己的特点,这年代压根没人见过吴昌硕的字,所以许阳的字拿出来那就是个独树一帜啊!

别说季老先生惊讶了,事先没检查这幅字的林如海也看傻了,他知道许阳字写得好,但真没想到好到这个份儿上!这字,完全是一种新的风格,再锤炼个一二十年足可以开宗立派了!季老先生看了半晌,忽然潸然泪下,道:“有这样的孙儿,许师有知,可以含笑九泉了。”

季老先生说的许师,是许阳的爷爷,当年的太子少师许端。季连江考状元那一年的会试的主考官便是许端,所以那一届的考生皆拜许端为座师。当日也是因为这个缘故,许子常才能轻易地把林如海介绍给季连江做学生;而反过来,林如海又把许阳介绍给季连江做旁听生,其实已经是两辈子的情分了。

季先生这句话一出来可把大家伙吓了一跳,便有一些看不清楚字的往前挤,不过几个呼吸间正堂中间的空地便满了,边上的椅子倒都空了。季先生的话不是随便说的,这年头当官跟后世卖官成风的清朝不一样,捐官还是比较少的,绝大部分捐官最终也只是个虚衔,大部分有差使的官员至少是进士出身的,次一点的也是举人,所以在场的真的全是肚子里有货的。季老先生不会随便夸人,而这些来做客官员跟文人本身的鉴赏力也相当的高。当即便有几位骨灰级书法爱好者完全忘了这事季先生的寿诞,自顾自的讨论开字体了。

说真的许阳的字是真好,但是也真的没好到能镇住这么多人的地步。关键是这个字体,咱们中国人就是能把一个字写出N种字体,每种字体还弄出无数的风格来……许阳就是沾了后世来的练过这些人没见过的字体风格的光了,他这个风格压根没出现过啊。

那是啊,吴昌硕1844年才出生呢!鬼知道这个世界今后还会不会有这个人,估计悬。再加上谁不知道林如海的外甥才十四五?还是在蛮夷长大的,据说中国话都说不好,只是他的养父母怀念天朝文化,从小让他练字,这才不至于成了文盲。这字儿居然是个一年前连中国话都说不好的十四五的少年写出来的,这太不科学了!错了错了,这太难得了!

这场寿宴,几乎将扬州文人圈和官场的上层人士一网打尽,许阳一下子从在崇雅蹭课的小透明儿直接就升级成了精通书画的少年才子,甚至有人把他吹捧成扬州少年书画第一人。

※※※

※※※

作者有话要说:

苏了,我们小阳终于苏了一把,额呵呵呵呵好得意啊好得意……

不过你们别太激动,这真的只是许阳生命中的一个小插曲。就像林如海吐槽的那样:“自己外甥儿学问上耽搁了十几年,想要靠科举出头还有的熬呢,先混个书画风流的才子名声让人不敢小瞧也不错!!”

对的,这个作用只是不让许阳被人小瞧罢了……实在是书香门第出来的公子,不管有什么经历坎坷的理由在,许阳如今的学问也确实挺让人小瞧的。总不能让人一说起来总是:“挺好的孩子,可惜耽误了。”

大江,真的是比我们想象的更开放的一个王朝,尤其是在南方,由于海贸的发达,大家接受新鲜事物的程度相当高。没办法,我必须这么设定,不然的话,真的,要是全都曹雪芹贾府那个风气一样,这国家就真的烂到骨子里没办法救了,我怎么写也无力回天的。